趙銳回到開封時,已經到了八月底,張嫣最終還是拗不過趙銳,跟著一起來到了開封。
此時,開封城內早已聚集了大量的文武官員,有京城來的,也有各省巡撫總督,布政使,都指揮使,衛指揮使,按察使,以及兵備道。
而勳貴富人來的更多,各地的藩王郡王也一個不差,全部都是來拜見新皇,如今沒人敢無視趙大帥的命令。
因為除了偏遠省份,數十萬趙家軍已經開赴到位,試問誰敢不來?
就連手握十萬新軍的定國公,和世代鎮守雲南,如土皇帝一般得沐國公,都不敢忤逆這滾滾的大勢。
曆朝曆代,無數血淋淋的例子告訴所有人,順應天下大勢者生,逆之者亡。
開封城雖然不小,但一下湧進來了這麼多人,還是顯得十分的擁擠,酒樓客棧早已爆滿,許多人隻能在城外搭帳篷,住民居。
沒辦法,畢竟各地有許多讀書人也來湊熱鬨了,都是想要了解未來的大勢,趙大帥到底打算搞什麼樣的新政?
所以整個開封城幾乎都在議論這個話題,當然也有一些老頑固罵趙銳的。
雖然崇禎就在不遠處的洛陽城中,但除了秦良玉,幾乎沒有人敢去拜見,都是爭著拜見周王府的小女皇。
趙銳可沒時間接見他們,倒是張嫣整天抱著小公主,不厭其煩的接見,若來的是藩王和重要的勳貴,還要設宴。
“娘娘,你就不能安生一些嗎?萬一動了胎氣如何是好?”
“你還好意思說,你以為本宮願意嗎?可彆人都來拜見,你又不去,讓大家怎麼想?怕不是又會風聲鶴唳,人心惶惶。”
張嫣見他還埋怨自己,頓時沒好氣道。
“我這不是沒時間嘛,新的都城圖紙要設計,各部官員架構也刻不容緩了,否則非得拖到明年去不可。”
趙銳也是一臉無奈,發現想要建立一套新的行政班子,當真不容易。
這也就是在華夏,在古代,哪怕中樞機構癱瘓了,各省各州府縣依然該乾什麼,就乾什麼,不會出大亂子。
畢竟底層百姓,有士紳族老在管理,上頭還有知縣知州知府。
隻要境內沒有人造反,還有一個皇上,一個手握重兵的權臣,哪怕三四年,都不會出大亂子。
這就是儒家的治國之道,要是擱在外國,怕不是早有無數野心家造反獨立了。
“嗬嗬,你現在也知道刻不容緩啦?本宮早就提醒過你,六部暫時不要裁撤,等你的新部門組建完畢後再接替,可你倒好,偏要一意孤行,說六部都是吃乾飯的,如今各地官員都不知該往哪裡上奏了,要不本宮讓皇上下一道詔書,都送到開封攝政王府來?”
“彆!送來了,我也是一把火燒掉,不會看的,各地官員除了溜須拍馬外,還能有個屁的大事。”
趙銳趕忙搖頭擺手,各地官員完全就是有事沒事,反正都要上奏,屁大點事,都能說成祥瑞,完全就是刷存在感。
“無論有沒有大事,但這奏疏乃是各地官員與皇權的紐帶,無論皇帝看不看,都不打緊,關鍵是要讓官員覺得皇帝在看,在關注他…”
張嫣就像在教導小皇帝一般,耐心地給趙銳傳授著帝王之道。
“那怎麼辦?開封的各部門可沒有空餘的時間,去翻看奏折,處理那些破事兒,新的部門怕不是還要一個月才能組建起來。”
趙銳眉頭一皺,覺得她似乎說的好像也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