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五年,可謂是多事之秋。
三月初,賊酋皇太極,就迫不及待的向歸順於後金的蒙古各部傳令,會盟於西拉木倫河岸,準備第二次遠征林丹汗,一舉征服漠南蒙古。
而明朝此時也自顧不暇,山東有叛軍孔有德部,正在肆虐,陝西流民軍各部也紛紛降而複叛,聲勢愈發浩大,讓剛剛接替楊鶴的三邊總督洪承疇是焦頭爛額。
對外界發生的事,趙銳可謂是一無所知,哪怕知道皇太極即將征討林丹汗,他也有心無力。
正式成軍整編以後,鄉勇的訓練不但沒有減弱,反而更重,不過也做了一些調整。
上午的隊列訓練取消,與之代替的是全軍戰陣操演,各伍各自為戰,小隊協同作戰。
體能和個人作戰技能訓練不變,晚上的故事課,和學習軍規同樣要進行。
此時校場上,趙銳一身嶄新的棉甲,頭戴鐵盔,手持短劍,站在高台上。
身後插著的軍旗,迎風呼呼作響,兩邊則各擺放著一麵大鼓,一旁還掛著一麵銅鑼。
十名親衛隊,三人手持紅白藍三麵小旗,兩人手持號角,其他人則負責捶鼓敲鑼。
“傳令,全軍防禦。”
“咚咚咚,咚咚咚!”
趙銳一聲令下,戰鼓聲就響起,頓時場下的十個戰隊,五百餘人立即就組成了一個圓形防禦陣,刀盾兵配合長槍兵在外,伍長持手雷居中。
“傳令,全軍進攻。”
“咚,咚,咚…”
鼓聲驟然一變,陣型頓時閃開,快速的組成了一個十排,每排54人的大方陣。
每排間隔兩米,五百餘人端著長槍,舉著盾牌,跟著鼓聲的節奏,踏步向前緩緩推進。
“咚咚,咚咚…”鼓聲加快,方陣推進的速度也隨之加快,但始終能保持不亂。
“全軍衝鋒!”趙銳拔劍一聲大吼。
“咚咚咚咚咚咚!”
“殺!”
鼓聲頓時急促起來,五百餘人齊聲爆喝一句,然後向前衝去,整個陣型雖然還是十排,每排卻不在是一條直線,而是五人一組。
“鳴金收兵!”
“鐺鐺鐺…”
刺耳的銅鑼聲響起,正在衝鋒的鄉勇紛紛止住腳步,隨即就亂做了一團,有的撞在一起摔倒在地,後排刹不住將前排衝的稀巴爛。
看得趙銳也是眉頭緊皺,他理想中的撤退可不是這個樣子,但他也知道,相比起進攻,兩軍殺在一起,想要井然有序的撤退,非常困難,才操練十多天能有這個樣子,已經不錯了。
“原地解散休息。”
“嗚嗚…”
兩名鄉勇趕緊拿著號角吹了起來,五百人都是紛紛累得癱在了地上。
其實這麼點人,完全可以口頭下令,但未來人多了,必須要用戰鼓號角和旗幟來配合傳達軍令。
古代通訊條件簡陋,戰場嘈雜,主帥想要從容指揮上萬,甚至幾萬大軍,是非常困難的。
一個不好就是衝鋒時,大家一窩蜂的擠在一起猛衝,撤退則變成丟盔棄甲撒丫子狂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