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半個月裡,趙銳都在整編磨合朔州的部隊,最後索性吃住都搬到了兵營,拉近和士兵之間的距離。
著一萬火槍兵,由於年紀都不但,加上說書先生夜夜宣傳,天天喊口號,吃飯前要喊忠於趙大帥,睡覺前也要喊忠於趙大帥,導致一個個都成了崇拜趙銳的狂熱分子。
至於編製,在太原時趙銳就已經敲定。
從冷兵器的十十編製,變成了五五編製,基礎的五人為伍,也變成了十三人的班。
也就是說今後全火器部隊,十三人為一個班,班長一名,由精兵或者老兵擔任,裝備一柄指揮短劍和一把短火銃。
另外十二人裝備遂發火銃,每人再攜帶兩顆手雷,由軍銜高的兩人,擔任第一副班長和第二副班長。
之所以弄成十三人,趙銳也是深思熟慮,並結合戰場實際情況搞出來的。
首先十二人,可以組成四人三排三段式射擊,和三人四排,四段式射擊,或者六人兩排齊射。
非常靈活,人再多容易導致混亂,再少也不太合適,以後裝備刺刀後,中遠距離上,班長指揮火槍兵射擊,待對方衝近,班班先用上好彈藥的手銃開一槍,然後拔劍衝鋒。
至於攜帶的手榴彈,戰場進攻實在不方便,容易誤傷自己人,所以今後主要還是用於防守。
這種手銃槍管口徑要大於長火銃,類似於前世的散彈槍,趙銳打算今後朔州的兵工廠,全部生產這種短火銃和冷兵器,以及彈藥。
而太原的兵工廠,則著重於生產長火銃,火炮,手雷和轟天雷,彈藥以及盔甲,頭盔,軍服等。
五個班組成一個小隊,包括隊長,兩名副隊長,一名腰鼓手,和一名背鍋火夫,剛好七十人。
五個小隊,組成一個大隊,包括大隊長,副大隊長和鼓手,接收旗語兵等,共360人。
五個大隊,組成一個營,另在下轄一個炮兵大隊,裝備三寸迫擊炮30門,一個輜重大隊,一個指揮小隊,一個騎兵偵察傳令小隊,以及營部一些副統領和乾事,全營共計2700人,完全可以獨立擔任小級彆的戰術目標任務。
一個鎮,下轄三個步兵營,一個千人規模的騎兵營,一個炮兵營,裝備100門弗朗基大炮,一個輜重營,包括郎中護士,馬夫,木匠,後勤人員等等,共三千人。
再加上擔任中樞指揮以及警衛和乾事,全鎮共計一萬五千人,騾馬戰馬四千匹,大車五百餘輛,可攜帶一月之糧,大小戰數次。
輜重營,主要功能並非押運糧草,而是運輸帳篷,搭建營地,照看馬匹,救治傷員,伐木搭浮橋等等。
真正戰事拉長,或者太過於激烈,這時代肯定要招募數量同等的青壯,負責運送糧草物資和彈藥。
如果真的靠三千人的輜重營,就想維持一萬兩千作戰人員的長期開銷,那就是個笑話。
這次回朔州帶回來的一千騎兵,在從大牛的騎兵營挑選一兩百精銳,剛好組成第一鎮的騎兵營和三個騎兵偵查小隊。
目前有一萬步兵,趙銳又招募了一些工匠郎中護士,和馬夫等雜七雜八的人員,第一鎮除了炮兵外,其他各營和中樞指揮體係終於達到了滿編。
而為了今天更好的區分騎兵部隊,五千人規模的直屬騎兵大營同樣會授予名字,太原的騎兵營命名為驍騎營,大牛的騎兵營命名為極風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