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讓人意想不到的反轉(2 / 2)

“陛下,既然如今已經明辨徽州府人丁絲絹稅課前後原有,加之順天府亦有人丁絲絹分攤各州縣,臣以為當如嚴閣老、嚴侍讀所言,朝堂當降旨重新厘定徽州府人丁絲絹。”

“臣附議。”

在袁煒之後,郭樸自然是緊跟著就開口附議。

隨後就是都察院左都禦史歐陽必進,以及工部尚書雷禮了。

高拱和高燿兩人還沒開口。

徐階便搶先一步走了出來。

這是自那一日張居正奏請變法革新後,徐階第二次站在這萬壽宮大殿上。

“陛下!”

“二百年黃冊,豈有可改易之理?”

“知虧無解,藉手戶科條陳事例,遂借以逞私臆。不論源流、不論肥瘠,一概重新通融混派,借分攤之名,為變亂之計。”

“私計而市私恩。”

“私行而變亂成法。”

一如既往。

徐階開口,必言及成法。

順帶著,又將一心要讓歙縣老百姓少承擔賦稅的嚴紹庭,給說成是要行私恩於歙縣百姓,但不知以此會動亂祖宗成法,進而禍亂朝綱。

徐階繼續沉聲說道:“一旦此刻朝廷定下重新厘定徽州府人丁絲絹稅課,五縣百姓聞之,必當赴闕上書,以聲歙縣變亂成法之罪。五縣百姓,必當高呼以興兵決戰,以誅歙縣並朝中倡謀首釁之人。”

“一旦更派,擅改祖製,變亂版籍,橫灑絲絹,禍亂五縣,五縣百姓必然民情忿怒,鼓噪不服,若不及時處分,必當會釀成大禍。”

在說完祖宗成法之後。

徐階便將事情說到了五縣民變上。

皇帝你不願意看到民變吧。

徐階緊接著又說道:“各縣憤激,禍事橫生,倡改稅課,如何處置?其指斥之實,惟知切齒於殷們;其號呼之狀,惟欲求申於官府;其迫切之情,惟欲求通於君父。”

到此處。

徐階已經將可能發生的問題,說的明明白白了。

一旦現在妄加改變徽州府人丁絲絹,就有可能導致民變。

最後事情一步步演化擴大。

一樁隻是涉及六千一百四十六兩銀子的稅課。

就能將皇帝給打擾的煩不勝煩。

這代價也太大了吧。

皇帝陛下,您也不想被打攪清修吧。

徐階目光爍爍。

有了徐階的帶頭。

之前被嚴紹庭駁斥的顏麵儘失的禮部尚書嚴訥。

當即又跳了出來。

“陛下,歙縣已承人丁絲絹二百年,已成祖製成法,豈能輕易更改。”

“一旦此時更改,恐怕五縣必將生亂。”

“民變就在眼前,而徽州府又近於南直隸,一旦五縣百姓自覺不平,紛紛去往南京城……”

嚴訥說到這裡的時候,目光一閃。

他幽幽道:“恐會驚擾孝陵……”

孝陵。

那是大明太祖高皇帝和皇後的墓葬所在。

就在南京城東北角的鐘山上。

說完之後。

嚴訥目光淡淡的看向嚴紹庭。

如果事情真的如此。

那驚擾孝陵這等天大的罪名,就能扣在嚴紹庭和嚴家頭上了。

那可是驚擾太祖高皇帝陵寢的罪過啊。

得要殺頭。

殺頭還不夠。

得來一場三族消消樂才行。

嚴紹庭眉頭頓時一凝。

這個嚴訥,當真險惡。

嘉靖亦是心中驚懼。

驚擾太祖高皇帝陵寢的事情,自己可不敢讓其發生。

嚴紹庭雙眼陰沉。

他能想到徐階這幫人,會拿民變來說事。

但他確實沒有想到,徐階這個老貨,竟然敢拿孝陵來威脅。

這可不是一把就拿捏住了老道長。

徐階心中冷笑。

事到如今,這件事已經不可能再有更改了。

嚴訥、潘恩等人更是心中連連發笑。

彆管你嚴紹庭說的再多,隻要驚擾孝陵的罪名拿出來,就算是皇帝也不敢在這件事情上輕易改動。

隻是短暫的陰霾之後。

嚴紹庭趕忙抬頭,看向已經快要聖裁維持現狀的老道長。

“陛下!”

“既然事已至此,且明了歙縣百姓已經獨獨繳納人丁絲絹稅課六千一百四十六兩近二百年。”

“臣請陛下降旨,廢除徽州府人丁絲絹稅課。”

“以彰陛下仁德!”

“以顯陛下聖明!”

“以表陛下愛民如子之心,叫天下人皆知陛下仁德公允!”

或許是因為急切。

嚴紹庭的聲音很大。

整個萬壽宮大殿內,眾人聽得清清楚楚。

誰也沒有想到。

即便是被徐階以驚擾孝陵之名,逼迫到絕處的嚴紹庭,竟然還能來這麼一手反轉。

徹底廢除徽州府歙縣承擔二百年的人丁絲絹稅課?

這可是所有人都沒有想過的事情。

眾人紛紛看向了皇帝。

嚴紹庭則是繼續說道:“有陛下仁德施政,去歲定下東南增產絲綢行銷海外,去歲已得三百萬兩定金,今歲將有不下七百萬錢鈔財貨入庫。

“徽州府人丁絲絹不過六千餘兩,且徽州府歙縣百姓已經多交二百年,如今廢除亦非實是廢除,而是百姓們已經將往後的也一並提前繳納。

“此時廢除此筆稅課,則歙縣民困可解,而陛下得仁慈君父之名,南京孝陵亦不會為五縣激憤百姓驚擾。

臣請陛下準允!”

…………

月票推薦票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