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 章 軍事革新(1 / 2)

景炎二十三(公元1297年)剛新政一年的趙昺就遇到了一個棘手的問題,東宋婆羅洲行省總督造反了,由於東宋朝廷遠離的原故,導致婆羅洲總督心生反意,但好在他手中沒什麼像樣的軍隊,最後被東宋朝廷出兵鎮壓。

這次造反事件之所以輕易鎮壓,多虧了之前趙昺對地方軍事的改革,避免了地方總督過多的掌握兵權。

但這也不是什麼長久之計,為了解決此事,他將趙啟璋召回來,共同商議此事。

因為之前趙啟璋將自己組建的情報組織,獻給了趙昺,所以讓趙昺對趙啟璋很是倚重。

“對於此事你可有什麼辦法?”趙昺看著趙啟璋問道。

“陛下,如果想要製約將領,隻有兩人種辦法。”趙啟璋思考後說道。

“哪兩種?”趙昺追問道。

“其一就是曆史上各朝用過的派督軍製約將領。”趙啟璋開口說道。

“這個不行,督軍會影響將領,對戰事不利,另一種呢?”趙昺對此方法一口否決,他可不能走前朝老路。

“第二種,是臣在從軍時想到的,就是可以向軍隊士兵們傳輸忠君愛國的思想,從而讓他們在將領造反時會思考是否要跟從。”趙啟璋說道。

“這個不錯,給我詳細講講。”趙昺對此發來了興趣。

於是兩人就在宮中商談了一天一夜,最終製定了一份詳細的改革方案。

之後趙昺就根據他們製定的方法,開始對軍隊的改革。

首先在中央組建中央禁軍,禁軍由十隊共一萬人組成,來源通過在各行省舉辦武舉,此武舉隻通過武舉力來選拔,和科舉的武舉分開,另稱為“武比”。

武比不分中原移民還是土人都可參加,隻要通過就可以在中央禁軍中任職,如果在軍中混個一官半職,之後也可以下到地方當一些官職,待遇是所有軍隊裡最高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