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完之後,大笑起來。
“明公何故而笑?”陝州司戶崔淩問道。
王鉷笑道:“建寧郡王現在在洛陽少府監。”
“這就奇怪了,建寧郡王是宗室,他竟能擔任少府監的官職。”崔淩大為好奇,甚至震驚。
“他不僅擔任了少府監監的官職,還向聖人允諾一年要鑄造貨幣50萬貫。”
“50萬貫?”崔淩忍不住大笑起來,笑得前仰後合,“此妄言也!”
司功盧平也跟笑起來:“那建寧郡王恐怕不知50萬貫到底是多少錢,才如此胡言!”
王鉷說道:“他在長安的時候,賞賜一個廚子一千貫,為了買一個胡姬,僅僅給介紹費就高達3000貫,此人不過是一個紈絝子弟罷了!”
“那為何聖人要讓他去做洛陽少府監監呢?”崔淩好奇地問道。
“是那楊國忠在其中作梗!”
提到楊國忠,王鉷的臉色立刻變了,變得陰沉可怕。
盧平道:“那這建寧郡王把話放在了這裡,若是交不出50萬貫,他豈不是……”
“這可是他自己放的話!”王鉷冷笑了一聲,“太子殿下可能就會敗在他之手了!哈哈哈!”
“明公,既然聖人想要錢,明公何不為聖人獻上銅錢呢?”崔淩突然說道。
“我正有此意。”王鉷得意道,“聽說絳州多銅錢,右相也是希望我借此機會,能立下功勞,回到長安。”
“恭喜明公,若是明公能再回長安,請一定不要忘了我們。”
“你們放心,絳州銅錢之事,隻要你們助我,定不負諸位!”
王鉷倒還真的沒有白日做夢,絳州確實多銅。
《新唐書?食貨誌》載,天寶時,天下鑄錢之爐九十九,而絳州三十,揚、潤、宣、鄂、蔚皆十,益、郴皆五,洋州三,定州一。
其中絳、蔚二州合之占全國五分之二,則其地必為產銅最多之地。
絳州離陝州不遠,又在河東,王鉷是河東王氏,無論是人脈還是影響那都是巨大的。
絳州原本就有鑄錢的,王鉷現在顯然是要玩個花樣,把絳州鑄錢的功勞往自己身上攬一些,然後李林甫安排吏部的人,給他的政績打個高分。
最後將這個功勞不著痕跡地送到李隆基那裡。
王鉷回長安就隻是時間的問題了。
到了三月中旬的時候,消失依舊的元載終於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