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2章 第三場發布會(1 / 2)

“由於時間限製,本場發布會不可能講很多,甚至無法從頭到尾梳理一遍框架,所以我們采取抽簽方式,隨機翻書,翻到哪頁,就講講相關內容。”宋河說,“隻講皮毛,深刻的細節大家可以買書看。”

相曉桐伸手,從高高的書樓裡抽出一本,信手翻開,“第二本第66頁!”

宋河清晰記得每一頁的內容,看也不看一眼便開講。

“有兩句俗話,一句是三貧三富不到老,意思是往往一個人經曆多次貧窮和富裕狀態的轉變,還沒過完一生,幾乎所有人的財富都在起起落落。另一句是富不過三代,絕大多數富戶的財富很難延續三代人以上。”

“這兩句俗話背後的原理是什麼?分彆是小債務周期和大債務周期。”

“債務周期從古代就開始了,世界各地都遵循高度一致的債務周期狀態,具備共同的特征。”

“小債務周期通常是八年一個周期,大債務周期則持續50到100年,連續的小債務周期共同構成大債務周期,兩三個大債務周期則貫穿帝國的盛衰周期。”

“所謂周期,顧名思義它有起落過程,像拋物線一樣,上升期,巔峰期,下跌期,循環往複。”

“展示一下圖片吧。”宋河扭頭看看相曉桐。

相曉桐翻開書,展開後湊在攝像頭前,給所有觀眾展示書頁。

書頁上是無比淩亂的債務周期曆史圖,密密麻麻的波紋起伏,像什麼海嘯地震波數據,上下顫動不止。

“乍一看是不是眼花繚亂?”宋河說,“簡單解讀一下。”

“最小的起伏其實省略了,往往是一年內的起伏,比如每年的金九銀十。”

“然後是數不清的八年小周期起伏,每個人的體驗感就會比較強烈,好像近幾年比前幾年賺錢難了,或者近幾年比前幾年賺錢快了。”

“接著是50到100年的大債務周期,和250年左右的帝國盛衰周期,這種大周期會讓很多人感到困惑。”

“為什麼呢?因為一個人的半輩子或者一輩子,隻能經曆大周期的部分階段,沒有任何一個人的壽命可以連續經曆多個大周期。”

“比如一個人,年輕時恰好處於大周期的上升期和巔峰期,他會輕鬆積累一些財富,感覺一切都很平穩,偶爾會連續幾年波折,但事情總體上在慢慢變好,人到中年,發現自己的衣食住行比小時候條件更好了。”

“於是,這個人滿懷信心和鬥誌,邁過中年走入老年,以為老年時世界也會一樣美好,但很不巧,他進入了大周期的下降階段,震驚地目睹了前所未見的動亂,恐怖的世界大戰,最後滿懷絕望邁入墳墓。”

“當然,這隻是一個例子,每年都有人出生,可能有的人前半生在戰亂中度過,食不果腹,親人被炸死,到了後半生卻和平安定,得以在兒孫繞膝中安然離去。”

“也可能生命的開頭和末尾處於大周期的糟糕時間,而青年和中年卻處於大周期的美好時間,或者相反。”

“所以,僅憑自己的人生經驗,往往最終會對變化感到震驚和不知所措,隻有熟悉大周期的人,才能通過曆史的經驗,去判斷眼前究竟是小波折,還是無可挽回的長期下降,究竟是輝煌時代的新開始,還是末日餘暉和回光返照。”

“書裡盤點了很多周期特征,比如帝國的整個周期,籠統的說會出現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上升期,往往持續五十到一百年,人們覺得自己很窮,實際上也真的很窮,剛經曆過戰亂,百廢待興,於是人們大量借債,所有人都欠著一屁股債,節衣縮食瘋狂奮鬥。”

“第二個階段,巔峰期,也是五十到一百年,人們依然覺得自己很窮,實際上已經富起來了,各行各業出現成熟的公司。這一階段人們傾向於更穩定地生活,依舊勤奮工作,不敢大手大腳消費,選擇賣力存錢,並懷念第一階段的急劇增長時代,悲觀認為已經步入了衰退期,但此時往往卻是最好的曆史時期。”

“第三個階段,衰退期,人們普遍以為自己富有,實際上已經開始沒錢了。曆經上百年甚至兩百年的好時期,開始感覺任何波折都隻是暫時的,大方向永遠會變得更好。於是絕大部分人再次債台高築,不再存款,選擇奢侈享受,欠著一屁股債保持生活質量。這一階段的最後往往伴隨滿街死屍的戰爭。”

“剛剛講的這些,各路經濟曆史學家都有非常成熟的理論,隻是一個前情提要。”宋河道,“《未來經濟學》書裡的新內容,是探討未來各種周期的變化!”

“我們最初猜測,之所以出現大小債務周期,和人類壽命息息相關。”

“我們參考了古代人均壽命三四十歲的時期,和現代人均壽命八十歲的國家,儘量多的搜集數據,刨除偶然因素的乾擾,確認了這一猜測。”

“人的壽命越長,每個周期也會拉的越長,小周期可以從4年變成8年,大周期可以從50年變為100年,重要因素就是人類壽命。”

“此刻我們到了醫藥技術爆發的前夜,人類壽命接下來將急劇增長,而且已經有冬眠技術這種介於生死之間的變化出現,債務周期也會劇烈變化!”

“如果你是個預期壽命40歲的古人,那你十幾歲就要準備生孩子了,而如果你是預期壽命400歲的未來人,如果你十幾歲生孩子,最後你的孩子

會變得非常像你的同齡人,節奏會逐漸放慢到二百歲左右生孩子,甚至會更晚。”

“如果你預期壽命隻有80年,那麼到了40歲身體由盛轉衰,你就會產生危機感,要賺足夠多的錢養老。但如果你的預期壽命是300年,頭100歲你都不會有攢養老錢的緊迫感,或許還在啃老宅家打遊戲,或者在學校裡慢慢修學位,櫃子裡攢了十幾個博士帽。”

“當然,具體情況非常複雜,我們考慮了極多因素,請大家買書詳細看。”

宋河講的有點累,從旁邊拿了一顆糖,塞進麵具裡吃。

相曉桐又抽出書,翻開一頁,“第三本第367頁。”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