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幣是一幫網絡技術朋克和數學家一起搞出來的,建立在哈希函數和區塊鏈技術上。”宋河娓娓道來。
“最初是40個黑客和數學家,在網上虛擬社區裡聚集,有人提出一個遊戲,說有2100萬枚虛擬幣藏在世界角落,大家可以去挖寶。”
“怎麼挖寶呢?通過哈希函數計算得到一串密碼,每串密碼對應一枚虛擬幣。哈希函數有個特征,輸入任何長度的字符串,都能得到固定長度的輸出。”
“這幫人把密碼長度定為256位,如此程度的運算必須得靠計算機,算力越高,找到虛擬幣的速度就越快。而且幾乎不會有兩台計算機找到同一個密碼。”
“為什麼?兩台計算機得到相同256位哈希函數密碼的概率是10的77次方分之一,比我之前說的黃金小行星砸在地球上的概率還要高。”
“挖到虛擬幣後,得向虛擬社區裡的40個節點公布,讓所有節點驗證,驗證之後所有節點數字簽名,存儲在每個人的賬本上,最後公開宣布一枚虛擬幣被找出來了。”
“整個過程依賴區塊鏈技術,虛擬幣數量透明,40個節點都知道整體財富增長。同時所有密碼為加密數字,誰也不知道究竟是誰挖出來的,但持有虛擬幣的人可以和任何人點對點交易,每次交易也會記錄在所有人的賬本上,但大家依舊不知道交易者是誰。”
“這種隱私性,讓虛擬幣成了黑錢樂園,現實中錢貨交易總會留下蛛絲馬跡,但虛擬幣流動可以不留身份痕跡,一些見不得光的金錢交易開始用它,同時也伴隨了一些惡性凶殺案件。在銀行搶了錢,可以通過鈔票號追查,而凶殺掠奪走的虛擬幣無法追查去向。”
“最初創造這些虛擬幣的人覺得,這種新貨幣非常理想,它沒有信用主體,不是某個央行印鈔的產物,可以避免惡性的大規模印鈔導致惡性通貨膨脹。而且似乎平等化,誰都可以挖,相當於誰都可以印鈔,同時也不是可以無限印,總共就2100萬枚,好像控製總量就不會引發通貨膨脹了。”
“但事實真是如此嗎?”宋河笑了笑。
“首先,它沒有完成去信用主體,它依賴區塊鏈的分布式記賬,所有節點得完全同步,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僅發展到幾萬個節點之後,分化就很明顯,節點越多,同步也越難,最後一團混亂,低效到不可思議。”
“其次,平等也不平等,看似每個人都能挖虛擬幣,實際上越往後越需要龐大算力。假設我和大一新生同時挖幣,我能買一棟樓的超算飛速挖,學生們隻能用自己的小筆記本電腦挖,速度天差地彆。這個貨幣創造的過程,就伴隨著巨大的財富分化,隻要這個貨幣能一直活下去,後果就是富者越富,窮者越窮。”
“況且世界很大,人類很多,有條件看我直播的人,都是在有穩定電力和互聯網的地區,彆忘了全世界還有四十億人沒接觸過電腦。”
“所以,虛擬幣隻是以算力不平等掠奪現實財富。”
“最關鍵的,它真能解決通貨膨脹嗎?真能滿足現實社會的貨幣需求嗎?也不能!”宋河道。
“最初創立虛擬幣的黑客們,是仿照金本位製定了2100萬枚的上限,天真地認為隻要貨幣總量不變,就不會通貨膨脹。”
“但彆忘了,金本位是屢次崩潰的模式,模仿一個屢次崩潰的模式,長期來看還是會麵臨崩潰。”
“一旦出現能提速經濟增長的新技術,譬如昨晚我說的汽油菌,那麼虛擬幣也會麵臨供給不足和通貨緊縮,導致經濟秩序混亂。”
“接下來怎麼辦?選擇擴容?擴容了,就又從第二種貨幣變成第三種貨幣的模式,很輕易通貨膨脹!”
“不擴容?緊縮的危害一樣大,大家會逐漸放棄虛擬幣。”
“我這裡隻講了虛擬幣的幾個關鍵缺陷,還有很多小缺陷,譬如新式計算機有能力竊取密碼,時間原因就不多贅述了。”
“總而言之,虛擬幣的革新是失敗的,它無法服務現實生活,隻是一種真空中的球形雞,在特殊用途譬如黑錢交易,和特殊曆史時期也就是刀幣秩序崩塌的共同推動下,發展成了龐氏騙局。”
“它會存在很久,但它越是繁榮,越會無情收割絕大部分人的財富,導致越發嚴重的貧富分化和周期動蕩。對於極個彆人來說,它可能是牟利途徑,但對絕大多數人來說,它是一場人禍。”
“好了,鋪墊這麼久,終於進入《未來經濟學》裡的內容,我構想的能量貨幣體係!”宋河講的微微有些累,歇了幾秒繼續講。
“但還要再先聊一個概念,異化。”
“異化在不同領域有很多種含義,簡單理解為,事情發展到一定程度,分裂出自己的對立麵。用比較詩意的語言描述,就是我們走了太久,忘記最初為什麼上路。”
“舉個例子,中學生常用的錯題本。本來錯題本是為了記錄自己不會的題目,反複鞏固學習直到弄明白,是一個提高分數的工具。”
“但有些中學老師和家長,要求學生們都做錯題本,還要在班裡評選錯題本做的最好的學生。於是很多學生開始猛抄錯題本,寫的圖文並茂,加上一堆五顏六色的小標簽,把整個本子做的像工藝品一樣精致。”
“但你問問這些學生,錯題本上的題目搞明白了嗎?答曰沒有,隻顧著寫了,完全沒去想題目。”
“浪費了學習時間,付出了更多精力,結果分數還下降了。這就是一個錯題本的異化過程。”
“人類曆史上的異化無處不在,事情總是偏離軌道,有時候是外界條件逼迫,不得不異化,但也有很多時候是自己沒想明白,稀裡糊塗。更多時候兩者兼有,內外交困,十分無奈。”
“貨幣也是一樣,三類貨幣的轉換,就是一點點異化的過程,所以我們要回到貨幣最純粹的起點,才能真正創建出理想的貨幣模式。”
“貨幣是怎麼誕生的?為了彌補以物易物的不方便,它代表的是現實中的實物財富。”
“有沒有一個非常公平的,能衡量每樣財富價值的標準?絕對公平是沒有的,但我認為一個最公平的標準就是能量!”
“能量是一切運行的源頭,人吃東西是為了給細胞提供能量,坐車出行是為了節省跑步的能量,勞動消耗能量,機械生產物品也消耗能量。”
“人類的一切創造生產,本質上都是要獲取支配能量,那麼貨幣和能量綁定是最理想的選擇!”
“經典物理學裡,質量和能量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沒有確定關係,但狹義相對論裡偉大的質能方程,用光速的橋梁在質量和能量之間劃了等號,建立了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