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3章 人造心的超級難關(2 / 2)

謝科夫說著,在白板上寫字,如今他漢字寫的很漂亮了,甚至有些過於規整,落筆效果像印刷一樣。

【1.心動周期】

“一次收縮和舒張構成一個心動周期,但整個周期非常精密,時間血量卡的很死,稍微出現誤差,輕則疾病,重則致命。”

“首先是心室收縮期,第一階段為等容收縮期,持續0.05秒,室內壓超過房內壓,房室瓣關閉阻止血液倒流入心房,此時室內壓比主動脈壓低,所以半月瓣也關閉,心室短暫成為一個封閉腔。”

“目前有一些大公司在嘗試做動物心臟實驗,一上來到心室收縮期就出問題,這0.05秒的封閉腔死活無法有規律地封閉。”

謝科夫說著,用紅色馬克筆畫圈,圈出技術難點。

“射血期,室內壓升到超過主動脈壓,半月瓣開放,但事情沒有這麼簡單,又分為快速射血期和減慢射血期兩階段,分彆持續0.1秒和0.15秒,前者心室射出血液量占總射血量的三分之二,後者室內壓已經再次低於主動脈壓,是靠動能慣性逆壓力梯度流入主動脈。”

“心臟收縮過程結束了,接下來是心室舒張期。”

“首先是0.06秒至0.08秒的等容舒張期,主動脈血液反流關閉半月瓣,室內壓讓房室瓣關閉,於是此刻又出現了短暫的封閉腔狀態。”

“同樣,和剛剛講的0.05秒等容收縮期封閉狀態一樣,人造心這裡的封閉也是難點,會有各種問題出現,稍後細講。”

“最後心室充盈期,又分為0.11秒的快速充盈期、0.22秒的減慢充盈期和0.1秒的心房收縮期。”

“我這裡隻講了左心室的變化,右心室的變化幅度要小得多,因為肺動脈壓隻有主動脈壓的六分之一左右,做的時候還得注意差彆。”

“整個過程,時間和血流量很難把握精確,從動物實驗來看,跳動節奏不精確的生物心臟,甚至還不如勻速泵血的金屬心臟耐用,這也是目前醫學上大多用金屬心臟的原因之一。”

謝科夫再度書寫。

【2.心輸出量】

“心輸出量又分兩組概念,每搏輸出量和射血分數,以及心輸出量和心指數,基本概念我就不重複了。”

“但心輸出量也必須控製適度,年輕人和老人、男人和女人、胖子和瘦子、高個頭矮個頭都有差異,甚至還要考慮耗氧量和能量代謝水平,這又要考慮海拔和飲食習慣。”

“不同海拔不同地域的氧氣濃度不同,對心臟的要求也截然不同,如果是健康人,上高原下高原還能逐漸自我調節,但人造心如果一開始做不精確,至少動物實驗顯示會有大麻煩,最惡劣的案例甚至活不過12小時。”

“所以必須建立一個數學模型,把所有因素都考慮進去,生成一顆心輸出量適宜的人造心,才能讓病人平安度過心臟移植的愈合階段。”

【3.泵血儲備】謝科夫再寫。

“正常的健康成年人,劇烈運動時的心輸出量可以到每分鐘三十升,靜止不動時則是每分鐘五升,六倍的差距,這個就叫泵血儲備。”

“泵血儲備主要由兩方麵決定,分彆是搏出量儲備和心率儲備。”

“搏出量儲備主要靠心臟收縮擴張的幅度,比如左心室在安靜時55毫升到125毫升,劇烈運動時50到140毫升,差距就出來了。”

“心率儲備就是劇烈運動的心跳達到靜息的2到2.5倍。”

“同行們做的動物心臟,普遍麵臨泵血儲備不足的情況,一方麵目前的生物人造心很難發生較大的形變而不受損,搏出量儲備就差。”

“另一方麵過於快速的形變,也容易導致前麵我說的兩個封閉階段出問題,甚至直接產生嚴重的細胞撕裂,導致心臟直接解體!”

謝科夫再度把黑色馬克筆換成紅色,在技術難點上畫紅圈。

【4.血流動力學】

“接下來是關於血管的難題。”謝科夫道。

“泊肅葉定律公式大家肯定記得,血液屬於粘滯性流體,在剛性管道內穩定流動時可以直接用泊肅葉定律計算,但實際上血管有彈性,來回收縮擴張,而且隨著人的運動,每次收縮擴張的幅度都不一樣,實際血流狀態會複雜的多。”

“也就是說,由簡單的層流變為複雜的湍流!”

“由雷諾數公式我們可以判斷出,血流快、血管大、血液粘滯低的狀況下湍流會頻發,所以恰恰是心室脈和主動脈的湍流多,這對人造心的穩定也是巨大考驗。”

“現有技術造出的動物人造心都會出現大量的特征性雜音,這種特征性雜音是正常健康心臟裡極少有的,意味著心臟不夠正常耐用,埋著巨大隱患!”

【5.心臟神經】

“這也是一個巨大技術難點,目前為止全世界還沒有像樣的解決方案,但神經部分恰恰又是和機械心臟能拉開差距的地方!”

“如果神經部分能做好了,對身體健康起到的效果要遠遠強於呆板的機械心臟,但如果做不好,則生物人造心依舊不如機械心。”

“心交感神經和心迷走神經是主要神經,如何讓神經重新連接支配心臟是個難點,也是心臟移植手術的關注點之一,儘早恢複神經和心臟的有效連接,才能實現移植心臟徹底融為一體。”

【6.體液調節】

“這一部分也是非常非常複雜,光是心血管活性多肽目前發現的就有近40種,比如心房利尿鈉肽、尾升壓素、降鈣素基因肽等等,未發現的可能還有更多!”

“加上各種激素、活性物質、酶、氣體信號分子隨著血液循環往複進出心臟,必須確保心臟細胞對這些成分的反應在合理範圍內,否則很容易導致人體係統失衡,釀成疾病!”

【7.心病】

“嘗試做生物型人造心的團隊不止我們一個,有太多前輩努力過,最終出現了一些比較集中的失敗,就是心病!”

“造出來的心臟看似完美,跳起來也像那麼回事,但移植到動物體內仔細檢查後,發現各種奇奇怪怪的毛病都出來了,相當於造了一顆病心臟給患者移植。”

“技術比較差勁的團隊,做出來的心臟出現常見的二尖瓣狹窄、二尖瓣關閉不全、主動脈瓣狹窄、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房間隔缺損、法洛四聯症,也是普通人心臟常見的問題,但在製造過程中屬於較大尺寸誤差導致的低級問題,咱們多試一試應該可以避免。”

“技術較好的團隊,可以把心臟形狀做的誤差極低,但又會出現一些其他病,比如限製型心肌病、圍生期心肌病、彌漫性間質性心肌炎、轉發性巨細胞心肌炎和莫名其妙的原發性心臟腫瘤。”

“這些病本身在臨床上就原因不明,造人工心時出現的頻率更高了,我們暫時不知道怎麼避免,除非我們先搞明白這些病的病因,目前醫學上還沒有定論。”

【8.基因】

謝科夫已經累了,氣喘籲籲。

“最後一個問題,我不知道具體難度,因為沒多少前輩試過。”

“為了避免免疫排斥,我們的做法是從動物或患者身上取細胞,用動物和患者的原裝基因去重新做心臟各種細胞。”

“但這又會在部分患者身上出現問題,因為有些心臟病本身就和基因缺陷高度相關,比如擴張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致心率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等等。”

“那麼我們用患者本身的基因做心臟,做出來的心臟又會麵臨各種心臟病風險,所以最直接的辦法似乎就是修改基因,但修改人類基因是極大的禁區和風險,因為太多基因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可能把心臟病相關的基因給改了,彆的地方又出現問題。”

“好!目前現狀大概就這樣!”謝科夫累得不行,“我黑板上列的這些問題都解決,一切順利沒遇到其他意外的話,我們基本上就能得到一顆完美無瑕的人造心!”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