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心臟已經被我的團隊搞定了!”宋河說著,用筆劃去最前麵的心臟,“還剩八個目標!”
“我按照難度,再把這八個目標給分檔!”
說完,宋河抬手在黑板上寫板書:
【簡單:無】
【普通:無】
【困難:無】
【地獄:肺、肝臟、腎、胰臟、胃、小腸、大腸、脾臟】
學生們看愣了。
“院長,最後一欄排名分先後嗎?”有學生舉手問。
“不分先後!”宋河道。
滿教室學生們無語了,隨即一陣笑聲。
“同學們不要笑。”宋河自己也忍不住笑,“我是很認真地在寫這個難度劃分,就是要大家牢牢記住,沒有一個器官是容易做的,每一個器官都是地獄難度,而且無法辨彆哪個器官更難!”
齊風舉手,“院長,大腸是不是簡單一些?大腸也沒啥複雜功能,主要就是裝屎,吸收點水分電解質。很多病人切了大腸照樣活。”
宋河笑了,做手勢示意他坐下。
“我猜到有同學會說人造大腸很簡單,但不是這樣!”
“這些器官裡麵,其他器官都有大量移植手術,唯獨大腸移植手術,幾乎沒有!”
“你可能覺得,不移植大腸是因為沒必要,反正就是個糞便袋子,切了也不影響生活。”
“錯了!從乘黃收集的數據看,切大腸的患者壽命有一個異常下降值,在長期會引發多種疾病的異常上升,目前這方麵研究還很空白!因為絕大多數醫療團隊不會去長期觀察患者情況,手術後五年沒問題基本就不管了,但人生難道隻有術後五年嗎?”
“如果一個領域空白,它會非常難做,因為你不知道做著做著會遇到什麼!就像雷區,看起來平靜,走進去四處起爆就麻煩了!”
“比起看上去風平浪靜的未知區域,我個人更喜歡那種暗流礁石在地圖上標記得滿滿當當的海域!因為每個標記意味著前人十年的努力,可以給我節省大量時間!”
“我們做人造器官的初衷,不是為了讓患者湊合活,不是為了弄一個勉強能用的替換零件,我們的目標是升級,做出更好的器官,讓人活的更久更舒服!本質上可以說,是一個讓人類在肉身上進化的科研項目!”
“大腸該怎麼做的更好?人類大腸是從由什麼進化因素塑造的?適合今天人類的身體和生活狀態嗎?”
“長一些更好還是短一些更好?吸收水分電解質的能力增強更好還是減弱更好?血管分布和蠕動能力該怎麼調整?”
“對整個消化道和體內環境的影響會不會產生蝴蝶效應?是否會出現癌症和未知疾病?腸道菌群的免疫怎麼調整和維持?”
宋河問了一大通問題,把全場學生給問沉默了。
的確,如果隻是湊合,那麼這項目壓根不用開始,既然開始了,肯定要追求每個器官的最優解。
追求最優解,難度就陡然上升,方方麵麵全是問題,各種細節必須考慮。
於是看似最簡單的器官,工作量都會極端巨大!
至於那些一看就難的器官則更不用說了,所以每個器官都是地獄難度!
“我看到你們都麵帶敬畏之色了,很好!”宋河讚許,“做科研的第一步,先對要麵臨的問題嚴陣以待,料敵從寬!”
“我們開始講課,從最簡單的大腸開始,讓你們聽聽有多少細節!你們對它的認知會被徹底重塑!”
“第一部分,腸道菌群對心理疾病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