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河說著,雙手放在鍵盤上行雲流水敲打起來。
一言不合就數學建模!
相曉桐坐到他身邊,一手托腮認真看。
“電力供應得源源不斷,所以得形成星環一樣的穿雲布局,應急時可以通過穿雲和穿雲之間的傳遞繞到地球另一麵供電,但過多的傳遞環節會讓電量急劇遞減,因此日常使用儘量減少中間環節,靠合適的穿雲間距,隨著旋轉來一個個接力供電。”宋河邊建模邊講。
“接力供電,並網和輸電穩定有點麻煩,但問題不大,我相信短時間內就能解決。汽油菌巢田用到的一些技術應該很接近。”
“目前的電池性能還太差,電池研發也是老大難,我做一個曲線圖你看看,它是這麼一個弧形走勢,如果按照現在的電池性能,想支撐一個采礦場的電力運轉,那費老鼻子勁了,還不如從當地鋪光伏板或者搞發電廠省錢。”
“但如果電池性能做到這個位置……”宋河用鼠標在曲線圖上點了個點。
“成本就平衡了?”相曉桐道,“同樣的供電量,穿雲的成本和去當地建電力係統的成本會很接近?”
“對,隻要能再往上走一走,電池性能再好一些,那穿雲就是賺的!”宋河道,“或者電池性能很難提高到這種水平的話,其他成本能降一降,也有賺的幾率,比如火箭那邊的技術再升升級。”
“升級難度大嗎?”相曉桐問。
“清華有個做電磁的團隊被謝元勳挖過去了,目前正在搞一種新技術,具體我也不懂,但能顯著提高電磁加速的利用率,讓火箭出井速度更快,繼而壓低成本。”宋河道,“同時電推發動機也在布局,耗時要長一些,因為目前謝元勳那裡做電推發動機的主力是孩子。”
“分去火箭院的天才院學生?”相曉桐挑眉。
“對!謝元勳指望他們儘快成才扛大旗,他太樂觀了,那麼難的技術,孩子們還太稚嫩。”宋河笑道,“他們做的還不是傳統的電推發動機,是鄒雲水團隊誤打誤撞發現的一種新路線,具體我也不明白,謝元勳給我講了一遍,聽著就難的要命。”
“他讓孩子們試試,是不是覺得老手們思維局限在老式發動機上,新路線最好讓新人來試,更有可能大膽找到出路?”相曉桐推測。
“有可能,但我估計見效至少得十年後。”宋河搖頭,“所以不指望在這個上麵省錢,我有個新想法,搞一個穿雲布設平台,得弄點資料來算一算能不能行。”
“穿雲布設平台?”相曉桐挑眉。
“穿雲想部署到全球上空,形成星環式的排布,目前靠的是穿雲自帶的發動機嘛!但效率太低了,成本又高。”宋河道,“搞一個類似轟炸機的平台,專門布置穿雲,並承擔回收穿雲,補燃料、換電池和換故障元器件的任務。”
“太空轟炸機。”相曉桐恍然,“是得認真算算,很可能會省錢,但技術難度也挺高。”
“我猜太空軍手裡可能有相關技術,無非就是長航程的大型太空飛船,升級版的空天飛機,沒有的話咱們自己雇人做。”宋河道,“回頭我給王將軍打個電話問問。”
話音剛落,桌上手機響起。
他拿起手機看了一眼,驚奇無比,“謔!這太巧了!”
來電人赫然是王將軍!
“在學校嗎?我剛到京海市,有大事兒和你聊聊。”電話一接通,王將軍開門見山。
“在!”宋河乾脆道,“咱們上哪碰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