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兒伸手收起淡藍色的裙擺坐下來,拿起爐子上的水壺倒上一碗熱茶,看著開水倒入碗中。而後將水壺放回爐子上,茶水還在冒著熱氣,這個時候喝很燙,需要靜置片刻。
寧兒接著道:“殿下的那些書,奴婢都看過了。”
李承乾妥協道:“好吧,孤記錯了,是李淳風道長告訴孤的。”
“中原各地若真的出現了倒春寒,那李道長真是一位高人呢。”
看到身邊寧兒似笑非笑的神情,李承乾心中隱隱覺得不能在她麵前忽悠,母後的好幫手果然厲害。
寧兒低聲道:“昨天奴婢去見了皇後,聽皇後說了一件事。”
“母後說什麼了?”李承乾拿起茶碗,安靜喝著茶水,目視前方問道。
“皇後說殿下病重時,陛下就在上林苑,當時陛下祈求上蒼能夠可憐關中萬千人,之後太子殿下的病就痊愈。”
“嗯。”李承乾應了一聲。
寧兒麵帶笑容,安靜坐在一旁。
有個宮女急匆匆跑來,道:“殿下出事了。”
李承乾放下手中的茶碗,神色冷靜道:“怎麼了?”
“是……是尉遲大將軍兒子出事了。”
“講。”
等她事情的來由說完,李承乾道:“上官儀去見尉遲將軍了?”
“傳聞是這樣的。”
“大將軍現在如何了?”
“本來是跪在甘露殿外的,現在被請入殿中。”
李承乾伸手又接了一些雨水道:“那就沒大事了,寧兒姐,帶她換一身衣裳,喝一杯熱茶驅寒。”
“喏。”
寧兒看著這個宮女濕漉漉的衣裙,領著她去換衣裳。
到了第二天,雨水停了之後,天空還是陰沉沉,關中還是迎來了倒春寒。
那些著急冒頭的野草隻能在寒風中搖曳,用不了多久就會被凍死。
朝野傳來了消息,尉遲恭自罰禁足半月,並且尉遲寶琳被發回了朔州老家,從此被看管了起來。
雨水剛停歇,北方的冷風吹得令人直打哆嗦。
早朝開始的時候,長安城朱雀大街的幾處要道口就支起了攤子,又有人來“講學”了。
說是講學,在更多的人看來是京兆府與這些鄉民聊天。
大部分人都是這麼想的,閒暇過來聽幾句還是很有意思的。
這讓崇文館看起來不像個崇文館,至今找不到其他學子,門庭冷清,沒人到訪。
狄知遜興致勃勃地走出空蕩蕩的崇文館,今天他要帶著兒子一起去講學。
崇文館是個很好的落腳處,雖說父子倆很窮,等著這個月太子殿下給崇文館發放月例之前都會是拮據的狀態。
“仁傑!”街道另一頭傳來了話語聲。
狄仁傑回頭看去,就見到了晉王李治與紀王李慎。
父子兩人停下腳步。
李治身後還跟著一群護衛,他遞上一卷書,道:“這個給你。”
狄仁傑接過這卷書,書是紙張用細線串成冊的,低聲道:“小子還不識字。”
李治笑道:“我也認得不全,可以讓人念給你聽呀。”
狄仁傑抬頭看了看正在躬身向晉王與紀王行禮的父親,現在的狄知遜要多恭敬就有恭敬。
狄仁傑懷抱著這冊東宮故事集,點頭道:“謝晉王殿下賜。”
李慎著急道:“皇兄快回去吧,被姐知道多半又要被責罵了。”
眼看要回東宮聽皇姐講課,李治又道:“你一定要看呀。”
狄仁傑點頭道:“小子一定看。”
看著晉王李治與紀王李慎跑遠了,狄仁傑對一旁還在行禮的父親,道:“爹,他們走遠了。”
狄知遜這才收起姿勢,“殿下送給你什麼書了?給為父看看。”
見兒子還有些不舍,狄知遜道:“爹又不會賣了它。”
狄仁傑道:“不行,爹先去講學吧。”
狄知遜轉身朝著另一邊走去。
狄仁傑抱著懷中的這冊書,跟在父親的身後。
關中的這場倒春寒持續了半個月才結束。
關中到了四月開始轉暖,正是農忙時節,萬物勃發生機的季節,關中的景色很好看。
四月中旬,關中十二個縣,十二個縣的班底幾乎被京兆府換了個乾淨,就算是保留下來的零星幾個縣的班底,也被摻入了不少京兆府的人。
如今的京兆府,有吏六十五人,人數比之貞觀七年時翻了一倍。
反觀太子殿下主持建設的崇文館隻有四個人,溫老先生,顏勤禮,狄知遜,還有一個還是掛職的京兆府少尹許敬宗。
至此,崇文館還是無人加入。
今天,天氣正晴朗,李承乾讓李績大將軍準備好了馬車,去各縣看看情況,因為與葡萄也在這個時節種下了。
事關今年太子在關中的業績,這位喜歡親自巡視的太子一如既往。
各縣誰也彆想糊弄太子,因誰也不知道太子什麼時候會去各縣察看。
李承乾走到玄武門外,看到還有另一駕馬車,好奇道:“大將軍,這駕馬車是……”
李績回道:“這是給陛下準備的。”
“是嗎?父皇也要去視察各縣嗎?”
“陛下說是要出去散心,春遊。”
“嗷。”
李績又補充道:“應該是不順路的。”
關中迎來了暖春,鳥叫聲也多了,李承乾抬頭看向飛入宮牆的鳥兒,也不知道它們是什麼鳥,看著很是漂亮。
李承乾站在玄武門外,就見到了一隊人影朝著這裡走來,正是被尉遲大將軍護送的父皇。
李世民大步走來,道:“朕出去走走散散心。”
李承乾笑道:“父皇閒情逸致,真羨慕。”
“怎麼?”李世民看著已經與自己一樣高的兒子,道:“你難道就沒有這份閒心嗎?”
“兒臣牽掛各縣發展,豈敢怠慢。”
“嗬嗬……”李世民笑著道:“聽說你近來與懋功還有李淳風練身手了?練得如何?”
李承乾揣手看了看落在馬車頂上的小鳥,回道:“兒臣愚鈍學不好,隻會一些簡單的技巧,而且兒臣想要與李淳風學,他非要兒臣入道門才肯教,實在是可惡。”
早就結束了自罰圈禁的尉遲大將軍已恢複了原職,他站在一旁道:“李淳風道長向來如此。”
李承乾感慨道:“他有他的原則與立場,孤不能勉強,隻要他儘心儘力幫助青雀編撰括地誌就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