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大旱大澇(2 / 2)

李世民四仰八叉地躺在一塊木板上,看向遠處正在遊水的李慎與高陽她們,這些孩子恨不得一整天都泡在水中。

長孫皇後坐在一旁看著宮裡的賬目,又道:“陛下現在是越來越仰仗承乾了。”

“這孩子有毅力,能夠吃苦,也很有天分。”

李麗質領著李治恰到好處聽到這話,問道:“是皇兄有當皇帝的天分嗎?”

李世民又道:“他的手腕還有欠缺。”

長孫皇後知道陛下的意思,承乾要更無情一些。

李治回到母後身邊,就躺了下來要午睡。

傍晚時分,天空傳來一聲雷響,長安城各個坊裡傳來了歡呼聲,烏雲密布的天空落下了雨水。

大雨落下,澆灌著炙熱的大地,雨水在地上形成了水霧。

一群孩子在太液池邊淋著雨歡呼著,隨後又被趕到太液池的太子給一個個的拎了回去。

李承乾一手拎著李慎的耳朵,一手拎著高陽的耳朵,將直呼疼的弟弟妹妹拎回了屋簷下。

看得一旁的寧兒與李麗質捂嘴直笑。

在彆苑內站定,李承乾飲下一口冰鎮的涼茶,暢快地長出一口氣。

長孫皇後又將兒子的外衣拿過來,命他先去洗洗,道:“你看看你,一身汗味,衣衫都被汗水浸濕了。”

李承乾用冷水衝了個涼,而後接過寧兒遞來的一碗涼水,水中放了一些鹽。

太子從下午到傍晚一直都在中書省忙碌,當殿下來到東宮時,寧兒就見到了殿下的汗水浸透了衣衫,就連鬢發也是濕漉漉的。

好似汗水剛流出來,就乾了,濃密的長發,內部的一層還是濕的。

李承乾放下外衣,讓李治與李慎幫忙刮痧。

太子閉著眼坐在椅子上,雙手就這麼掛在椅子上,背對著兩個弟弟,讓他們刮痧。

每一次用竹片刮出一道紅印子,李承乾臉上都有些許痛苦,眉頭也緊皺了幾分。

“父皇,今天隻有於誌寧與高季輔幫兒臣將夏季的用度分發出去了,皇城中也沒有彆人。”

李世民看著這個兒子,他的額頭又有了細密的汗水。要說不心疼是假的,隻是沒有說出來。長孫皇後低聲道:“苦了這孩子了。”

李治與李慎給皇兄刮痧,很快後背就紅彤彤一片了。

“好了,你們去玩吧。”

李治與李慎默不作聲站在一旁,也不想離開,就連他們都知道,這個時候的皇兄是最不容易。

李承乾重新披上外衣,聽著外麵又響起一聲雷響,直到入夜了,雷光偶爾在夜空中炸響。

“父皇,李淳風道長說今年大旱之後,很有可能會有大澇。”

“當真?李道長有幾分把握?”

小兕子用她還稚嫩的牙齒用力啃下一顆桃子,道:“這是皇兄與李道長根據往年的氣候,與今年的變化推測出來的。”

李世民笑道:“隻是推測嗎?”

李承乾解釋道:“隻是推測而已,全看這老天的心情,對了……李德謇給兒臣送來了書信,終南山邊上燒起了山火,一片山林全被燒成了灰燼,大火燒了三天三夜才停下。”

彆苑內很安靜,隻有小兕子吃桃子的動靜。

父子倆對現在的形勢低聲交談著,京兆府準備得很及時,早在旱情之前,就準備好了糧食。

今年晉陽或山西各地出現旱情之前,糧食就已到位了。

李世民看著一份奏章道:“這麼說來遷去洛陽的人口已經有三萬戶了?”

“嗯,這些人大多都是在各地沒有田地的人,隻不過這些人到了洛陽依舊沒有田地。”

李世民道:“恐怕馬周他們另有用意吧?”

“嗯,洛陽河渠的修建已經到了最關鍵的階段,這個時候最需要人力,雖說遷居洛陽的人口沒有田地耕作,可他們能夠得到工作機會,為京兆府以後的發展做準備。”

“其中這三萬戶中,就有三百戶是商戶,並且開設作坊,光是杜荷一家作坊是不夠的,現在杜荷已經打算在洛陽開設一座更大的肥皂作坊,並且還有關中六百個商戶,餅食,包子,桌椅木匠,馬桶這些將會成為主力,要將生意建設到洛陽,他們稱之為擴張,”

“再有潼關在中間作為橋梁,這場擴張已開始準備了,甚至郭駱駝也要走一趟洛陽,已經向兒臣報備過了。”

李承乾笑著道:“雖說兒臣原本想著穩住關中的建設,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