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期盼與未來(2 / 2)

父皇還在看著文書,李承乾又道:“其實今年兩淮也遭了大水,這不僅僅是洛陽一地的問題,消息滯後太嚴重了最近朝中才得到奏報,往後還要抓緊治理才行。”

李恪站在原地,聽著話語,蹙眉不語。

李世民點頭道:“好了,恪兒,青雀,你們也都去休息吧。”

“兒臣告退。”

兩人走出武德殿,李治與李慎得以能夠回去睡覺。

武德殿內,就剩下了陛下與太子,安靜的雨夜父子倆低聲交談著。

一直到夜色很深了,李承乾這才從武德殿走出來,看著漫天的雨水還在下著。

寧兒一手提著燈籠,一手撐著傘走上前,詢問道:“殿下,可是要回去了?”

李承乾回頭望了眼還在看著文書的父皇,低聲道:“回去吧。”

“喏。”

將寧兒手中的傘接過來,李承乾親自提著傘,道:“伱提著燈籠就可以了。”

寧兒緩緩點頭。

雨水落在傘麵上的動靜很大,可見雨勢又大了。

之後兩天,宮中才有傳言出來,說是因陛下要設置世襲刺史,陛下與太子殿下因此還發生了一場爭吵。

最後陛下在朝中沒有提及這件事。

今年的秋天,又清閒了下來,李承乾也能去太液池釣魚放鬆身心,忙完了春夏兩季的事,餘下的事都是今年的收尾。

小兕子這些天一直跟著李淳風道長學星象。

李麗質路過三清殿時,看到這裡坐著一大一小師徒兩人,穿著道袍的小兕子也盤腿打坐,似乎在冥想,一張小臉很是專心。

但很快,她的冥想狀態打斷,見到了皇姐,又歡快地跑了出去,“皇姐!”

李麗質拉著她的手道:“你應該跟著李淳風道長好好學,不要看到皇兄皇姐就停下。”

小兕子道:“明達將皇兄的故事說給道長聽了。”“是嗎?”“道長說皇兄所言的故事一定暗合道理,能夠反複推敲。”

李麗質笑道:“皇兄故事總是很奇怪,乍一聽感覺沒什麼,但仔細想想總是能夠找到一些關聯。”

小兕子接著道:“明達想跟著皇姐去玩。”

三清殿內的李淳風緩緩點頭,算是應允了。

李麗質實在是拿這個妹妹沒有辦法,行禮道:“叨擾道長了。”

李淳風手執拂塵道:“晉陽公主的天分令貧道也自慚形愧,正想要去一趟工部。”

說完,這個道長便離開了。

李麗質道:“兕子,道長去工部做什麼?”

牽著皇姐的手一路走著,小兕子回道:“道長想要將皇兄的故事造出來,就像是太陽與月亮,還有繞行的軌跡。”

李麗質忽然一笑道:“這個東西造得出來嗎?”

“明達也不知道,李淳風道長說在探尋天地至理的路上,總是會有一些謬論的,而這些謬論流傳後世數代人之後,也一定能夠對後人有用。”

秋去冬來,當關中下雪的時候,李恪再一次來到鹹陽縣,又見到了劉仁軌。

如今的劉仁軌看起來沒有以前這麼窮了,他的衣著得體甚至還有了能夠換的靴子。

“吳王殿下。”劉仁軌見到來人,站在田地裡行禮。

“關中各縣都在建設,怎麼就你的鹹陽縣還是老樣子。”

劉仁軌解釋道:“這裡田地單薄,下官好幾次向京兆府提及,鹹陽縣不得建設作坊,之後京兆府主持在鹹陽橋兩岸建設集市,如今光靠集市,就能給縣裡帶來不少銀錢。”

他看向遠處的一群孩子道:“一個村縣富裕不富裕,要看這些孩子的穿著,不用問下官。”

李恪在一堆乾燥的枯草堆上躺下來,道:“洛陽的治水結束了,怎麼馬周與權萬紀還不回來?”

“吳王殿下為何不讓人送去書信問詢?”

“派人送信了,可他們遲遲不給回信。”

劉仁軌將一堆麥稈放入一旁的推車上,他推動車子,將草料放入倉中,“既然不回信就說明他們還要繼續留在洛陽,或許還有更重要的事。”

李恪躺在草堆上,一手枕著後腦,道:“聽說最近那位杜荷公子遣了不少人去洛陽,開設一個更大的作坊?”

劉仁軌道:“不僅僅是杜荷公子,還有其他商戶,還有其他幾個縣也一起去了。”

“怎麼?他們不願意經營關中了嗎?”

劉仁軌搖頭道:“非也,也有人遞交奏疏問過這件事,後來太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