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啟程封禪(2 / 2)

太子的臉色也很不好看。

貞觀二十年剛開始,正值正月,一家人正在過年,本該是慶賀的佳節,陛下與太子的心情都很不好。

就算是皇帝對封禪的過程滿腹抱怨,朝中還是有條不紊地準備著封禪事宜,甚至拿了李唐皇帝家的族譜先一步送去了泰山祭祀。

見父親出了殿,小於菟忙上前道:“爹,爺爺是不去封禪了嗎?”

李承乾揣著手道:“皇帝說出去的話,豈能輕易收回,還是要去的。”

小於菟接著道:“那孩兒也能封禪嗎?”

李承乾忽然一笑道:“你還小,不用去想這些事。”

“嗯。”

小於菟跟在爹爹身邊,一路走過了一座座大殿,來到了皇城中的兵部。

兵部侍郎崔墩禮就在這裡當值。

見是太子殿下來了,正在吃著湯餅的崔敦禮忙行禮。

李承乾道:“不用多禮,你吃吧。”

今年河北的麥子收成很好,洛陽與關中並沒有饑荒,也沒有發生褚遂良擔憂的事。

現在湯餅麵食已是絕大多數人的主食。

崔敦禮三兩口將湯餅吃完,而後擦嘴行禮道:“殿下前來有何吩咐?”

李承乾看著掛在兵部牆上的地圖,“新羅還要多久才能拿下百濟?”

崔敦禮回道:“去年夏季,新羅與百濟各地狂風大作,許多地方都被淹了,他們不得不向高句麗借糧,現在已停戰了。”

“你知道倭人嗎?”

崔敦禮在地圖邊上畫了一個圈,道:“臣所知倭人就在新羅渡海以東。”

小於菟坐在一旁,聽著爹爹與崔敦禮的談話,椅子很高,雙腳便前後不停晃著。

李承乾道:“讓金春秋拿下倭人,他需要多少兵力?”

崔敦禮回道:“若新羅人擁有唐軍兵械,千餘人足矣。”

“當真?”

“前隋時,隋煬帝派裴世清前往倭人地界,查問倭人情形,聽說倭人的王安排了很多女子伺候裴世清,為了留下他倭王甚至還將女兒送給裴世清……”

李承乾聽著這些奇聞異事,一時間竟然語塞。

崔敦禮道:“不過前隋留下來的卷宗並不多,都是一些坊間傳聞,也不知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但裴世清確實去過見過倭王。”

說罷,他還拿起一卷奏章,道:“這是高句麗守備將軍高延壽遞交兵部奏章,倭人想要將一些高句麗人遷去他們的地界,高延壽並沒有答應,而是將這件事遞交了朝中,臣還未批複。”

李承乾接過奏章看著上麵的內容。

崔敦禮道:“倭人長得並不高,他們羨慕高句麗人的高大。”

“此國需要滅了。”

聽到殿下言語,崔敦禮有些疑惑,但也沒有多問,滅就滅了,沒什麼大不了的。

李承乾叮囑道:“讓高延壽帶兵協助金春秋,若今年夏天金春秋還拿不下百濟,就告訴他以後不要派使者來大唐了,讓他跳海自儘去。”

崔敦禮忙道:“臣這就寫書信告訴他。”

李承乾又叮囑道:“封金春秋為新羅柱國,命他執掌新羅一應國事與兵事。”

“喏。”

朝著外麵看去,於菟正在外麵玩著雪,他將雪揉成一團,又朝著遠處丟去,但丟出去的雪很快就散成了一片。

崔敦禮一手提著袖子,一手執筆正在書寫著,忽又問道:“殿下,臣聽聞倭人一直對中原臣服,貿然讓金春秋去攻打,恐師出無名。”

未等太子開口,他又道:“讓金春秋去攻打倭人,就不要寫任何的旨意,臣一封書信足矣。”

在為君分憂這件事上,崔敦禮的辦事能力很周到。

不論是出兵打仗或是整理後勤,又或者現在任職兵部侍郎,都是一把好手。

來年他就是兵部尚書了,這是父皇的安排。

段瓚離開兵

部,任諫議大夫。

待他寫好了文書與書信,李承乾還要確認了一番。

崔敦禮道:“臣有一事想問。”

“說。”

“殿下為何要讓金春秋去滅了倭人。”

李承乾手中還拿著書信,目光看著書信道:“倭人很富有。”

“臣看以往史冊,乃至前隋的記錄中,那裡是一個十分貧瘠的所在。”

“倭人的物質很匱乏,因此他們很窮,但他們有銀山,一座座的銀山。”

崔敦禮遲疑了片刻,又不再言語了,就不該多嘴一問。

待太子殿下確認書信無誤,崔敦禮行禮道:“臣會讓親信安排這件事,金春秋定能在今年夏天掃平百濟,今年入秋之前就發兵攻打倭人。”

見爹爹從兵部出來,小於菟丟了手中的雪跟在爹爹身後,玩過雪的手紅彤彤的,他揣著手跟在爹爹身後,一臉的笑容。

春天的暖意還沒來,陛下與朝中的老將們去了驪山遊獵。

這一次小於菟也跟著去了。

不過於菟身邊有東陽還有明達在,倒也不用擔憂。

李承乾留在洛陽,專心安排著國事,打算將朝中的事先安排好,好與父皇踏實地前往泰山。

總不能一路走一路還處理政事。

待到貞觀二十年的四月初,萬物剛從冬日裡的嚴寒中複蘇,一騎騎的快馬在洛陽城前聚集,形成一支十分龐大的隊伍,一架架車就在隊伍中。

此番封禪動用馬匹三萬,五萬大軍護送皇帝前往泰山封禪。

從去年的秋季準備到現在,這位天可汗要去封禪了。

文翰四賢記錄著此番皇帝前往泰山的事宜,要將這些事都寫在史書上。

大唐有了第一位在泰山封禪的皇帝。

洛陽城下,李承乾與舅舅交代著國事,此番要前往泰山,洛陽的國事都要交給舅舅來辦。

回頭看去,見到父皇正在青銅鼎前祭拜著。

先在洛陽祭拜,而後再去泰山祭拜。

今天的父皇穿戴皇帝冠冕顯得格外的莊嚴。

小於菟與小鵲兒穿著新衣,這兩個孩子十分精神,跟在奶奶的身後,坐上了前往泰山的車駕。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