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賊心不死(1 / 2)

第494章?賊心不死

劉仁軌以前是個縣尉,之後又在鹹陽縣任職,再去京兆府。

縱觀他的仕途,十餘年間晉升並不慢。

尤其是如今的皇帝注重臣子才能,因此朝臣也在能力上有著內卷的趨勢。

在西州,劉仁軌的能力讓眾人大開眼界。

西州京兆府內,劉仁軌任用了三百西域人在安西四鎮任職,並且在各個部族中重新設立部族長,挑選能夠任用的人手治理一地部族。

這對陳舊的西域部族來說,劉仁軌的行為一度威脅了西域的民風。

西域的京兆府內,劉仁軌對李奉誡道:“西域想要有改觀,必須從規製上進行改變,哪怕有部族反叛,也請李都護鎮壓。”

李奉誡了然道:“那是自然。”

“以往建設安西四鎮,他們沒有看到根本,建設安西四鎮更重要的是治人,隻有將人治好了,才能將西域治好。”

西州京兆府外,剛到西域的牛進達聽著府內的話語道:“長安京兆府來的官吏果然不一般。”

薛仁貴朗聲道:“末將先去庭州了。”

牛進達神色恢複了嚴肅又叮囑道:“如有需要,儘管知會老夫。”

“喏。”

薛仁貴又一次來到了西域,與以前相比西域的確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裡的人更多了。

隻要人口足夠,薛仁貴覺得可以在這裡拉起一支十萬人的西域人大軍。

出了西州城,薛仁貴一路前往庭州,如今這裡的坎兒井比當年更多。

碎葉城外,白方與張大安帶著三百兵馬在這裡種了千餘畝田地,趕著糧食播種的時節,還在讓人繼續開墾。

正值五月,張大安跟著白方來到了伊犁河。

白方指著河畔道:“河兩岸都能種,今年與往年相比,是最多的一年。”

地周邊,還有不少西域人在走動,他們也在等著采摘的一天。

張大安坐在馬背上,還能看到遠處天山上的積雪,以及天山腳下的灰黑色的土地,也有一片片的草地,馬匹正在悠哉地走在草地上吃著草。

這裡的一切都很安寧,再往前走就能看到西域人,為郭駱駝與天可汗立下的雕像。

這兩座雕像有九尺高,雕像是麵朝東方的。

張大安見到還有西域人正在搬運著石料。

白方解釋道:“他們還想為現在的天可汗建雕像。”

兩人並駕齊驅,走在天山腳下,忽有士兵策馬而來,道:“天竺急報!出事了,還請兩位速速回碎葉城。”

張大安拉著韁繩道:“出什麼事了?”

“回通判,是東天竺國與大食開戰了,都護府有令,還請速回碎葉城。”

白方道:“這就回去,還請告知都護府,我定會守住碎葉城。”

“喏!”

士兵又回了西州。

兩人也隻好離開天山腳下,在回碎葉城的路上,張大安又見到了柴哲威正帶著一隊唐軍與吐蕃兵進入了天山,正在往伊塞克湖的方向而去。?…。。

張大安與他們遙遙相看一眼,並沒有停下駕馬朝著碎葉城而去。

重新回到碎葉城,張大安有些憂慮,守碎葉城的隻有三百人,而最近的一支援軍就是柴哲威大將軍所率領的那支兵馬,在伊塞克湖。

好消息是大食人與東天竺國打起來,不見得會打到碎葉城。

白方激動地道:“終於要與大食算舊賬了。”

張大安道:“大食人還未到蔥嶺地界。”

白方道:“當年在怛邏斯城下,王玄策將軍帶著天竺人襲擊了大食的後方,讓大食十萬兵馬埋骨雪原,是大食在報複天竺。”

眾人在碎葉城警戒了三天,又有一個消息傳到了碎葉城,小勃律國的國王帶兵去馳援了東天竺,大食人又退兵了。

慕容順對大食人是有仇怨的,這一次他隻是幫東天竺打退了大食人,下一次說不定就是正麵交鋒了。

慕容順與其他西域人不同,他協助東天竺打退了大食人之後,便回了小勃律國,傳言這位新的小勃律國王一直都在練兵,招兵買馬,吸納人口,揮金如土。

小勃律原本有三萬兵馬,但慕容順大肆征人口入軍中,幾乎小勃律國的所有男丁都在軍中。

如此,可見其人野心,他要將小勃律所有人都訓練成戰士,要帶著舉國之力與大食人決一死戰。

這個仇怨也是因大食人殺了他的一個兒子。

慕容順的兒子有很多,死了其中一個,他下定了決心滅了大食,哪怕唐軍不相助。

西州,安西都護府內,劉仁軌麵前站著五個帶著鬥笠的不良人,看著手中的書信。

“殺死兒子的仇人就在不遠處,換作是某家也會與其不死不休,倒是同情慕容順。”

不良人道:“府尹,是否要繼續查探?”

劉仁軌搖頭道:“不用了,將這裡的事與近來的急報都記錄下來,告知長安的京兆府。”

“喏。”

五個不良人快步離開。

劉仁軌擱下手中的筆,雙手背負走到屋外,看著熱鬨的西州城,這裡的人似乎早已習慣了戰爭。

大食人的戰爭距離西州還很遙遠,即便大食人進入了蔥嶺短時間也不會危及西州,有天山的屏障在就算是大食人來了,憑借天山也能與其周旋。

但若大食人真的進入蔥嶺越過了碎葉城,那麼當年薛仁貴梁建方攻打蔥嶺那一仗就白費了。

這不是朝中想要的結果,守住碎葉城是朝中最後的底線。

在西州,劉仁軌的權力與安西都護府的都護李奉誡是相等的。

從某些事來說,權力比李奉誡更大,因他可以在西域選拔官吏。

今天,劉仁軌走在西州城內,他路過一處食肆時見到一個很熟悉的身影。

再一看,對方沒有頭發,像是一個僧人卻沒穿著僧袍,這人有些消瘦,正在食肆內吃著一張餅。?…。。

劉仁軌走上前,道:“你怎麼來西州了?”

“來崇文館取幾卷書籍。”

說著話,玄奘遞上一卷文書。

劉仁軌接過文書,確認是崇文館的文書,又詢問道:“你可以在這裡等著,我去取來。”

玄奘道:“好。”

劉仁軌離開這裡,腳步匆匆地離開食肆,再回來時帶著一個行囊,放在玄奘的麵前。

“多謝。”

“你真的還俗了嗎?”

玄奘沒有回話,而是背著行囊就出了城。

知道玄奘行蹤的人很少,甚至有人懷疑玄奘已經死了。

見到崇文館的文書之前,劉仁軌根本不知道他竟然在支教,而且一直在河西走廊。

西州的急報到了七月才送到長安城,安寧村外,父子倆正在於菟的事計較著。

“父皇,讓孩子去試試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