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劉仁軌的秩序(1 / 2)

第516章?劉仁軌的秩序

以往的皇帝動則修建瓊樓玉宇,現在的皇帝動則建設能夠容納數萬人的大城,並且這樣的事還在繼續。

婁師德用了半個月的時間,從長安城出發來到了河西走廊。

隨著一起而來的還有駱賓王與楊炯,還有一群年輕的學子。

聽說這個駱賓王李義府的學生,婁師德自認與李義府沒有任何的交情,但對駱賓王多少還是有些照顧的。

楊炯道:“小時候聽聞大唐為了收複河西走廊,李靖大將軍帶兵攻打吐穀渾,之後才有了重建河西走廊四郡之事。”

聞言,婁師德又有些感慨,沒想到如今李衛公的事跡,都成了孩子們口中的故事。

駱賓王牽著馬匹道:“出了河西走廊我就要去吐蕃了。”

楊炯道:“你可以與我一起去西域支教。”

駱賓王解釋道:“在西域的人夠多了,我更願意去吐蕃。”

姚崇道:“賓王所言不錯,去西域的人已夠多了,某家也去吐蕃。”

蘇味道本想去西域的,可思慮之下,在離開長安前還是決定去了吐蕃。

幾人並非都是去支教的,楊炯去支教,姚崇與自己則是去吐蕃入軍的,蘇味道笑著作揖道:“聽聞這裡還有長安的酒水,我們不如在這裡大醉一場,出關後就喝不到了。”

眾人進入了喧囂的武威郡。

玄奘見到了這隊從長安城而來的人,他隻是多看了一眼,便帶著一群孩子離開了。

在城內驛館住下的婁師德這才想起來在城門口見到了那個和尚,那和尚好像還帶著一群孩子。

為此,婁師德問了這裡的店家。

店家回道:“客人是說那位和尚夫子?”

婁師德頷首道:“正是。”

店家回憶了片刻,手中拿著布給客人擦拭著桌子,道:“那僧人是四五年前來河西走廊的吧,聽說是在崇文館門下支教的,客人要是想打聽他可以去城裡的崇文館,那僧人算是崇文館的支教夫子,而且近來風聞也很不錯,是一個好夫子,教的也都是崇文館的學識。”

婁師德道:“隻是隨口一問。”

店家這才退下。

乾慶十一年四月,婁師德帶著一群少年人離開了武威郡。

在城外早就有接應的人,從吐蕃都護府而來的李安期帶著兵馬前來,拿著名冊報著一個個的名字。

被報到名字的人紛紛站出來。

吐蕃都護府的都護李安期喊道:“駱賓王。”

“崇文館學子駱賓王,在!”

李安期騎在馬背上,指著這十餘個年輕人道:“你們這些人隨某家去吐蕃。”

隨後他又對身邊的兵士吩咐道:“給他們一人一匹戰馬。”

不等這些年輕人準備,李安期很匆忙地離開了。

駱賓王手忙腳亂地翻身上馬,來不及與楊炯告彆,急急忙忙跟上李安期。…。。

又有兵士喊道:“在吐蕃不會有人一直照顧著你們,自己帶好乾糧,去了吐蕃地界,誰也彆喊苦,要回去現在就回去。”

蘇味道拉著馬兒的韁繩,試圖讓馬兒安分一些。

回去?還怎麼回去?現在回去崇文館都不會再要他們。

想要將來入仕,這一關是一定要過的。

蘇味道騎在馬背上,一揮馬鞭道:“駕!”

馬鞭甩打得響亮,戰馬前衝而出。

這是李安期刻意為之,一見麵就沒給這些學子準備的時間,讓他們一個人進吐蕃也好,讓他們三五成群也罷,總之吐蕃都護府不會太過照顧他們,隻要離開河西走廊,之後的路就要他們自己走。

出於好心,李安期還是願意給他們一人一匹戰馬,否則連戰馬都不會給。

婁師德也帶著人前往西域了,駱賓王見身後已沒了接應的人,也沒了退路,便朝著吐蕃地界而去。

十餘個年輕人磕磕絆絆一路朝著吐蕃方向。

很快眾人就看不到李安期的隊伍了,在一片廣袤的草地上,隻有風聲不斷吹著,哪裡還有其他人影。

駱賓王策馬趕了上來,他問道:“李都護呢?”

蘇味道的馬術較好一直都在隊伍的最前方,而後方的人追上來之後,眾人這才發現就連他也跟丟了。

“我們的戰馬馬力不行,這是李都護故意安排的,故意甩開我們。”

姚崇蹙眉道:“是何意思?”

“李都護故意為之,為了甩開我們,將馬力不行的戰馬分給了我們。”

駱賓王道:“都護是擔心我們走得太快,錯過了吐蕃的美景嗎?”

眾人忽然又笑了起來,少年人意氣風發,三言兩語就放鬆了下來,這些年輕人這樣天不怕,地不怕。

蘇味道指著遠處,又道:“再往前二十裡地就是青海道,我們休息一天,等到了青海道再做打算。”

想要去吐蕃還要越過青海道,沿途數千裡地。

蘇味道翻身下馬,眼前是一片河灘,又驚覺如果此去吐蕃要有十天的路程,自己的乾糧即便是省著吃,也隻夠三天的。

又有同齡學子策馬而來,上前道:“前麵有間破落的屋子,我們可以暫住。”

眾人紛紛鬆了一口氣,今晚總算不用在外麵過夜了。

唐軍在青海留下來了很多傳說,當年李靖大將軍討伐伏允,殺得血流成河,之後在烏海要道截住了逃命的伏允。

這些孩子們住在這間破落的屋子,蘇味道懷疑這間屋子關中唐人留下來的,因在這裡發現了一棵枯死的柿子樹。

而且還有一些陶罐,這種陶罐的外壁很均勻而且陶罐的碎片很薄,這很明顯是關中的手藝。

蘇味道又發現了一些糧食米粒散落在地上,這才確信這裡多半是當年用來運送糧食的地界,當年天可汗橫掃天山,就有從青海運糧去龜茲的事跡。…。。

隻不過如今天山南北沒有戰事了,安西大都護府建設完成之後,這裡的運糧路線反倒是被廢棄了。

蘇味道盤算著自己的口糧,對坐在火堆邊取暖的姚崇道:“今天我們需要趕路,最好在天黑前就到青海道的折衝府。”

姚崇道:“為何?”

蘇味道:“我們的乾糧不夠了。”

“這才一天……”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