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時風韻(36)
楚國使館裡, 黃歇手持竹簡,問說:“趙宮還無回話?”
秦使已離邯鄲,楚國也該離開了。送了國書, 迄今未曾有回信:趙王幾時送楚使出城,這需得提前告知的。
下屬回話:“春申君, 趙宮未曾回話。隻有信兒傳來,趙王愛慕秦安平君, 欲親自送出趙境。”
黃歇放下竹簡:“趙王未回邯鄲?”
“是!”
黃歇站起身來,臉上已有不快。
下屬低聲道:“此事蹊蹺。”
此事是蹊蹺,但趙國此番失禮,楚國威儀何在?將秦使禮送出境, 對楚使置若罔聞,此非重秦而輕楚之舉麼?
若連趙國都能輕慢楚國至此, 天下何人還能看重楚國?
黃歇看著窗外:“秦國……心腹大患!心腹大患呐。”
當如何?
“兵分三路……”
這一夜, 信鴿自邯鄲城外撲騰著飛出, 一路飛往東周小國,一路飛往鹹陽,一路飛往秦趙邊境。
秦趙邊境,趙軍嚴陣以待。
趙偃看著贏蠶:“寡人送女君至此,望女君珍重前路。”
桐桐回禮:“勞大王一路遠送!”說著, 就又笑道:“秦趙兩國休戰,蠶不敢輕啟戰端。大王安心回邯鄲, 您定能身康體健,福澤綿長。”
趙偃:“…………”沒給寡人下|毒?
桐桐說著,就叫人端了酒觴來。她先飲酒半觴,而後故意叫對方看見,她的掌心裡有藥, 再次送往嘴裡,接下來才喝了剩下的酒。
趙偃:“……”這是說自己喝的那半盞茶是乾淨的,喂大雁的時候,偷著給大雁塞了藥,這才灌下了茶水。
所以,有|毒的不是茶水,而是那偷著塞進去的藥。
趙偃:“……”此女奸詐,倒也並非毒婦!還知道不傷寡人身體。甚好!甚好!
於是,他心放下了,特歡喜,沒有一絲與秦使鬨崩的樣子,演了一出依依惜彆,目送對方離開,入秦國邊境。
人一走,郭開就說:“大王,勿要動怒。想那舉鼎而死的嬴蕩……那嬴政莽撞若此,遲早會步嬴蕩後塵……大王不拘小節,顧大局不失小義……”
“住口!”趙偃看著遠去的那一行人:“寡人愛慕安平女君,此事無假!”
郭開:“………………諾!”
“著能工巧匠塑女君俑,寡人要日日得見。”
郭開:“………………諾!”
“征招民間美人,寡人欲尋肖似女君者……”
郭開:“………………諾!”
三諾之後,郭開有點反應過來了,忙問道:“可要遍尋天下美玉,以玉雕美人,溫潤而澤……”
“善!愛卿深得寡人之心。”
於是,不僅趙國上下堅信趙偃愛慕秦國王女,便是天下諸國,誰人不信?
而此時,桐桐尚不知這流言,進了秦國之後,四爺和嬴政的意見相左。
四爺的意見是:“先回鹹陽,不急於一時。”
嬴政想去往他國遊曆半載,“這亦是父王之意。”
桐桐看四爺,有什麼特彆的理由嗎?非得現在回鹹陽,“若是擔心安全,此大可不必!”
四爺無奈的看了她一眼:“女君以為,此一行……可迷住了世人的眼睛?當真以為無人知曉太子的蹤跡?便是之前不知,而今趙偃知、郭開知,此消息必傳的人儘皆知。”
桐桐想到了!所以,這一路便是不太平,我這心裡也有數。
四爺問她:“若有他國此時對秦用兵,秦國誰出兵?”
秦國不缺忠臣良將,自是不缺出征之人。
四爺篤定的道:“必是呂不韋。”說著,就看向嬴政,“殿下,秦國朝堂,有三股勢力。其一,老秦人;其二,楚係;其三,在秦為官的各國賢才。可對?”
嬴政點頭:是!朝堂是分三股勢力。
“老秦人這自不必說,忠心耿耿,可依可靠!可自宣太後始,重用楚係出身官員;自先王至大王,重各國賢才遠在老秦人之上。老秦人不叛秦,老秦人不叛贏……”但你能保證老秦人心中的王一定得是你們父子?
贏傒不可嗎?未必吧!贏傒親老秦人!
嬴政摸著他的佩劍,久久不語。
“楚係或與楚係聯姻朋比者,朝中占三成。此一股勢力甚是活躍,宮中華陽太後重二公子成蟜在殿下之上……”
嬴政攥緊了拳頭,‘嗯’了一聲,這話他聽進去了。
四爺這才又道:“大王必要啟用呂不韋為相!可一則,朝中三分勢力,那兩份反對自不用說。便是各國賢才,又能服呂不韋麼?呂不韋出身商賈,為世人所輕賤。非軍功不足以服眾!因此,若有戰,呂不韋必能說服大王,親率大軍出征。”
他說著,就看桐桐:“我問你,若是此時,太子半路遇襲,呂不韋率軍出征……宮中陡然生變,當如何?楚係想扶持成蟜,老秦係想推舉贏傒……而太子遭遇不測,或者未能及時趕回鹹陽,又當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