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是在半天的時間裡, 關於來自中心城的轉學生們這件事已經傳遍了整個東厄城。
就算是學院裡麵的學生都聽說了他們。
“學院裡竟然要招收轉學生嗎?”
“之前沒有聽說過這個規矩誒。”
“不過他們既然是東厄城出身的學生,想要回來看看似乎也很正常。沒想到神明竟然那麼仁慈······”
這種言論並不在少數。
教廷所給出的理由足夠充分, 誰能拒絕一些從小就離開家鄉、思鄉之情難以抑製的孩子們呢?
人們天然會對未成年的孩子們有一種寬容在其中, 這一點表現在了大陸的各個地方。而麵對幼崽思鄉的說辭,大家基本上都已經接受了。
隻有部分嗅覺敏銳的學生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
——
飛鳥教室的休息室裡麵,遊曆了一整年的小法師們都齊聚在那裡。
離開學院那麼久以後, 再次重聚在這間不算大、但足夠溫馨的休息室裡時, 小法師們臉上都有著一種恍惚又熟悉的神色。
周圍的一切都那麼熟悉,但是那些經常出現在休息室裡麵的熟麵孔們, 卻變得和之前大不相同。
這個年紀, 基本上都是未成年的少年們變化最大的時候。他們的個頭比過去高了許多,而在離開學院這樣的象牙塔後, 在這一年的遊曆之中, 也見識到了許多過去見不到的東西。
就比如同伴之間的合作與信任, 就比如在完成任務時候遇到的生死危機,又或者是某些遭遇了莫名陷阱的倒黴蛋。
金錢, 生命, 危險,友誼, 背叛。
這些統統化作了少年少女們臉上增長的沉穩與成熟, 這就是成長所帶來的最大變化。
而這些變化, 也是學院們為何要在學院競賽以前放這些幼崽們出去曆練的原因。
不過儘管大家相視無言,卻依然能夠見到發自內心的慶幸——最少比起其他的學院來說,這一次相聚的時候, 最起碼他們的飛鳥教室之中,並沒有誰被迫減員。
大家隨意地聊了幾句,終於將這種變化帶來的生疏感給消退掉了。而緊接著, 就有人提到了即將入學的那些轉學生們。
“這次的轉學生······”有人沉吟道,終於問到了最為關鍵的問題:“他們在這個時間進入學院,會有參與學院競賽的資格嗎?”
大家沉默了一瞬。
“應該會有的吧。”
“不然我覺得他們並不會甘心失去這次的資格。”
嗡嗡的議論聲響起,小法師們也在麵麵相覷著。
直到有誰一錘定音:
“嗬,當然會有。”
所有人忍不住看向說話的那人——
坐在那些沙發最中間的,是位身形纖長、五官精致的少年。他有著一頭玫瑰金顏色的短發——在遊曆的這段時間內,他因為某些原因放棄了象征著身份的長發,改成了齊耳的短發。而這少年的模樣和個子都已經抽條了許多,隻看長相的話,完全不遜色於那些轉學生們。
而唯一沒有變化的,就是這人臉上從始至終的高傲。
斯科特一眼就認出來了對方,曾經在魔法課上表現優異,始終是在各大測試中名列第一的同學——尤利西斯。
他作為身份高貴,有著帝都深厚背景的貴族之後,顯然會擁有比其他人更多更廣的消息渠道。
尤利西斯並沒有隱瞞的意思,而是直接將自己所知道的東西都說了出來。
“你真的以為他們單純的是因為思鄉才被放回來?”尤利西斯的聲音衝充滿了嘲諷。
“之前那些神官們從東厄城的周邊究竟帶走了多少的幼崽?難道隻有這幾十個人想念家鄉?”
此話一出,旁邊的小法師們都跟著沉默了。
他們之前竟然沒有想到這一點。
對啊,不管是周圍城鎮出身、還是東厄城本城的居民,大家都聽說過神殿在三年前的選人事件。
你看,就連西格裡鎮這樣荒僻的鎮子,都有神官專程去執行這個任務。足以見教廷對這件事的重視、以及這次選人的普遍。
就算要求很是嚴格,對於這些未成年們的長相有著近乎苛刻的選拔標準,但依然還是有不少的人被選中帶離家鄉。
這些人數加起來······
怎麼也不像是隻有幾十人的樣子啊。
這樣想來,思鄉這件事本身說不定隻是一個幌子。
尤利西斯繼續說道:“而且好巧不巧,這些被允許回來的少年少女們,統統都是三年級?”
“甚至······”他那雙眼睛裡閃過一絲諷刺:“我可是聽說,這些人的天賦幾乎沒有低於8的,甚至還有三個天賦值為10的家夥在。”
天賦10??
休息室的小法師們都驚呆了。
他們之中有不少人將視線隱晦地投向了不遠處坐著的灰發少年。
天賦10是什麼概念,這點大家都再清楚不過了。雖然他們學院法師天賦為10的人······
沒錯,斯科特也受邀參與了這次的休息室集會,而他也的確出席了,這讓小法師們還挺高興的。
在過去兩年的學院相處之中,斯科特在成為了著名的“用不出魔法的天才”後,竟然沒有像他想象的那樣遭到同齡人的排斥和鄙夷,反而是接收到了更多的善意。
誰都明白高天賦所意味著的東西,這也就代表了一個高天賦但不能使用的人將會麵臨怎樣的失落與掙紮。
說到底,那時候,第一學院的這些小法師們也不過是才剛剛從家庭裡進入象牙塔的幼崽,哪裡能來得了那麼多的惡意呢?
而且作為同學,大家也都見證了斯科特對於魔法的執著——
他幾乎沒有落下任何一節課的進度,不管是哪個法師方向的課程,他都能夠做到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時間,並且在理論方麵永遠能拿到滿分、甚至超越滿分的成績。
之所以說是超越滿分,是因為他在考核之中所展現出的知識深度遠遠超過了導師們對於這個年紀的學生們的期待。
“他簡直就像是一塊海綿一樣。”——這是當初梅麗莎導師對他的評價。
海綿,一塊瘋狂吸收和擴充自己知識的海綿。
雖然他用不出哪怕一個最基礎的照明術魔法,但卻永遠是記憶咒語、符文、姿勢、藥劑史等等最快最勤奮的那個。
將心比心地說,沒有一個學生認為自己能做到這一點。
在遭遇了那麼大的天賦挫折後,斯科特還能夠保持對魔法的熱情這點本身就已經十分不可思議;而他的執著和刻苦更是打動了注視著他的同學與導師們。
有時候他們也會忍不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