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動力輸出隻提升了百分之四。最大扭矩倒是沒有多少變化,但預計壽命提升了百分之二十。”技術總監拿著數據看著身體都激動的抖起來了:“真的有效?”
“隻是在試驗台上的數據。”車隊經理相對能夠沉得住氣:“還要上車跑一站或者兩站才能看出真實效果。”
“我在想,如果,真的用鈦合金代替鑄鐵部件。”技術經理看著這個數據憧憬著:“會有怎麼樣的提升?”
這幾天技術總監也沒有閒著,在郭泰來忙碌的時候,他已經帶著一批工程師開始計算更換鈦合金之後可能的性能變化。
發動機重量肯定能降低,但同等體積鈦合金強度肯定比鑄鐵升高,能使用的壽命更長。或者不考慮壽命的原因,繼續保持現有的強度,那麼重量就能夠進一步的降低。不過為壽命考慮,把某些鋁合金的部件也更換成鈦合金,在不降低重量的情況下,壽命將會大幅度提升。
計算的就是這幾個不同方向的影響,工程師們要借助以往的經驗來判斷和預估,形成量化的指標,交給車隊經理和技術總監進行判斷。當然,不同選擇的加工費用也不同,也需要同時列出來,作為成本項,供上級參考。
邁凱倫的車隊經曆和技術總監在進行決斷,奔馳這邊同樣也在進行選擇。和邁凱倫自己核算成本不同,奔馳這邊更直接,按照邁凱倫的思路,如果把某些限量車型的發動機更換為高精度鐵合金打造的話,會不會有土豪買主青睞?
奔馳的某些高端車型,完全可以直接考慮全鈦合金發動機,帶給客戶與眾不同的尊貴感。當然,價格也會極為可觀,光是這一項,就能讓同樣配置隻是發動機材料不同的兩輛車相差出一百萬美元甚至更多。性能肯定會有變化,但客戶會不會接受這才是重點。想知道這些,估計得在高端客戶中做一些調查問卷才行。
但在此之前,不管是奔馳也好,邁凱倫也好,都必須要拿出一個實體發動機,來證明鈦合金發動機的與眾不同才行。否則空口說白話,工程師們明白肯定會有性能不同,但並不意味著每個客戶都知道。
“如果需要驗證鈦合金發動機的優勢。”奔馳也十分在意在f1比賽中自己身為發動機製造商的聲譽,所以在知道邁凱倫這邊已經有些動心但被高昂的成本所阻攔的情況後,主動找上了邁凱倫車隊:“奔馳可以負責百分之五十的成本,但實驗數據必須要和奔馳共享。”
有人願意負擔一半的費用,邁凱倫車隊還有什麼可考慮的?特彆是奔馳還是他們這兩年的引擎提供商,本來就和他們有合同,數據共享當然沒有問題。
“加工費兩百萬美金?加工兩台共四百萬?”郭泰來聽到邁凱倫提出的要求,沒琢磨多久,還是決定接下這一單。因為郭泰來自己,也想要驗證一下鈦合金發動機的性能,還有比在f1賽場上更能測試出強弱的合適地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