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高精度車床(下)(2 / 2)

神工 任怨 3300 字 11個月前

純機械式的車床,王教授看了幾眼就能直接上手了。他直接拒絕了郭泰來要演示的打算,自己親自動手。再沒有比自己親手體驗一下更準確的測試結果了。

不過,當他看到特彆設計的標尺上的標注後,直接傻在了當場。

“1微米的精度?”王教授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能做到?”

“能不能做到,試試不就知道了?”劉老嘿嘿的笑著,一邊遞給王教授一個半成品零件。

王教授很熟練的將零件夾好,在動手之前,先用千分表仔細的測量了零件現在的尺寸,然後才調整標尺,開動了車床。

隻車到一半,看著那細如牛毛,不,比牛毛還要細的金屬絲在刀尖上卷出來,王教授就已經信了大半。強忍著激動,等著這一刀車完,退刀關機之後,王教授才拿著千分表再次詳細的測量。

因為激動的緣故,王教授兩三次千分表都沒有靠對地方,郭泰來想要幫忙都被他攔住,硬是自己在幾個方向上全都精細的測量了一遍,看著上麵的讀數,王教授一度瞪大了雙眼,滿臉的不可思議。

要是這是個高精度數控機床,那達到這個精度王教授並不覺得奇怪,可是這偏偏是一個半手動半自動的機械車床啊!所有的一切都是機械聯動,連電機都隻是靠著電壓變化來改變轉速而不是控製芯片。天哪!這怎麼可能?

如果是一個外行,對於這台車床能做到這個精度,估計也就是哦一聲,然後驚歎一句,太棒了,一切就沒有了下文。

可王教授是一個絕對的內行,這個機械車床裡麵表現出來的技術含量,簡直匪夷所思,讓人無法用言語來形容這其中的牛逼。

光是那個齒輪箱,那麼多齒輪的組合,用來傳送動力卻不會帶來超過毫米級的震動,那就是令人無法想象的誇張,可問題是,手工控製標尺進刀,竟然也能精確到1微米,這是人能做出來的事情?

說句不好聽的,這車床原封不動的拆開,換個人安裝,精度能差出十倍去。至少四個齒輪咬合帶動的1微米的細微移動,就秒殺了王教授所知道的國內任何一個裝配大師,連劉老都不行。

更誇張的是,這台車床還是郭胖子一個人從頭到腳的設計製造裝配的,這其中體現出的是郭泰來在設計製造和裝配上的大師級的功底。哪怕是王教授自己,也許能按照最高等級的加工精度設計出這樣精密的車床,但是也僅此而已,造不出來。

從確認這個車床的精度開始,王教授就知道,自己絕對是撿了個大便宜,去年當機立斷收了郭泰來做研究生,簡直是就是最正確的決定。有郭泰來在,他腦子裡很多精細的設計就完全可以實現了。

以前發愁的是能設計但造不出來,看來,以後要考慮如何把設計做到最優化,才能對得起這樣的手藝了。這樣的手藝,以後國家的高精度數控將會發展到一個什麼樣的高度?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