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二章 交貨和畢業(上)(2 / 2)

神工 任怨 3483 字 9個月前

“完美!”隻靠著肉眼,眾人看到的肯定是一個完美的圓球。就連一向苛刻的彼得教授和兩位委員會的先生,此刻也都是同樣的想法。

不過,第一時間的肉眼觀察,肯定不能作為交貨的依據,還需要進行複雜的測量。測量的工具是劑量科學研究院自己的,最新型的激光測距儀,最高精度可以測到0.2納米,十分的精準。當然,這麼高精度的工具,調校好之後就不能輕易移動,所以,不能帶到華夏去也正常。

彼得教授的助手小心的將矽晶體球放入測量儀,關上了儀器的幾層小門。這個時候還不會開始測量,而是要進行一段時間的靜置,讓溫度恒定之後才會進行精準測量。當時的要求,就是要求在二十攝氏度的情況下直徑要求很精確的矽晶體圓球,現在檢測的嚴格,也是應有之意。

足足等了一個小時的時間,在測量儀器內部強通風的情況下,溫度才算是恒定。隨後才開始進行各個角度的精準測量。

“不可思議!”

“無法想象!”

……

隨著每次換一個角度的測量,包括彼得教授和兩位委員會的先生在內,現場的眾人不時的就會發出一陣驚歎的聲音,到後來直接就轉變成了讚歎的語氣。

不管柏林計量科學研究院的工作人員從哪個角度來進行測量,他們測出來的誤差都沒有超過要求尺寸的0.3納米,要知道,矽28原子的直徑就達到了0.112納米,這個誤差範圍,最多就是能塞進去兩顆矽原子進去。

這可是加工精度,而不是表麵粗糙度,而鏡麵效果隻要達到60納米就可以做到了,郭泰來的加工精度比這個高了一百倍。

柏林計量科學研究院的要求雖然高,但也從來沒有覺得郭泰來和澳大利亞的那個光學研究所能夠精準做到。即便做到,也不會是短短的一年之內就能完成的。要知道,郭泰來還時不時的上個新聞,不是美國太空跳個傘,就是倫敦球場看個球什麼的,他可不是一年百分百的工作都在進行加工研磨,就算是大家都知道郭泰來加工的時候手快,可是也沒有快到這個地步吧?

澳大利亞的那個光學研究所的加工精度,可能剛剛才完成了球體打樣,剛剛進入到精磨階段,想要達到完美效果,至少還得有一年的時間。那可是最高超的技術工程師,最頂尖的加工機械,最高級的研磨機械,居然比不過郭泰來的雙手,上哪說理去?

可現在,大家的眼睛不會騙人,柏林計量科學研究院的測量儀器也不會騙人,郭泰來真的按時保質的拿出了完美的矽晶體球。這麼長時間多角度的測量下來,圓球各個方向的直徑誤差始終維持在0.3納米之內,可以說,這是目前地球上最完美的球體了。這一點,目前任何人都無法反駁。

“尊敬的t先生,這真的是……”彼得教授強壓著自己的激動和興奮,衝著郭泰來道謝:“我不知道該如何表達對您的感謝之情,總之,非常感謝!”

郭泰來出手的價格,市場上都是千萬起步的,這一單才幾百萬美元,耗費近乎一年時間,可以說,郭泰來這就是在為科學研究做貢獻了。

“另外,對於您的手工加工的精湛工藝。”彼得教授無比認真熱切的讚歎道:“我表示由衷的讚歎,期待未來還有與您一起合作的機會!”,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