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郭泰來一愣,然後聯想起上次捐贈的那批印度文物的事情,馬上就明白問題出在了什麼地方。
“嗯!他們有通關時拍的照片。”劉教授點了點頭,對此他也很不滿,可是又能有什麼辦法?這又不是商業機密,經手人一多,查都無從查起。
“老這麼盯著我乾嘛?”郭泰來忍不住無語了:“我又不是什麼走私分子!”
“誰讓你名氣大呢!”劉教授也笑了起來,名人的煩惱,普通人可沒辦法輕易的品嘗到這種滋味。感歎了一句,劉教授才繼續說正事:“我也看到了那兩個葫蘆的照片。你實話告訴我,那是不是英王室珍藏的那兩個?”
“是啊!”郭泰來沒否認,那種洋彩瓷的樣式很特彆,隻要是看過照片的人一眼就能認出來。何況,郭泰來這樣的名人,肯定不可能帶兩個仿製品,所以劉教授一口咬定就是英王室珍藏的貨色,問他也隻是再次確認。
“噝!”劉教授聽著郭泰來輕描淡寫的肯定回答,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氣:“真的是那兩個?那可是有記載有傳承有名人有曆史意義的極品啊!”
古董文物,這幾樣占全,不用問,天價!
“劉老師!”郭泰來苦笑,趕緊先把劉教授的嘴堵上,免得他開口之後難堪:“這兩個是朋友送的私人禮物,我就不捐了,放在屋裡討個吉利。”
“不是我,是故宮的老鄭。”劉教授看著郭泰來著急的樣子,忍不住失笑:“不過我已經替你直接回絕他了。”
“謝謝劉老師!”郭泰來趕緊道謝。真的要是故宮博物院的人找上門來,自己再一口拒絕的話,那可就太難看了,得罪人。劉教授幫他拒絕,他們還是熟人,委婉又不強硬,私下裡拒絕還能留住彼此的麵子,挺好。
“不用客氣。”劉教授笑了笑,接著說道:“不過,老鄭又提了另一個想法,想和你商量商量,你琢磨琢磨行不行。”
劉教授轉述了故宮方麵的意思,這是十八世紀末英國那位伯爵訪華時華夏送的國事禮物,故宮方麵希望能夠借郭泰來這一對葫蘆展覽一段時間。展覽的這段時間裡,肯定是放在故宮裡麵。按照劉教授口中的那位老鄭的迷信說法,這葫蘆在英王室那邊珍藏了幾百年,國外的皇氣很濃了,放到華夏的皇宮中緩和一下,也吸收一些華夏的皇氣,等歸還的時候,還可以讓雍和宮的大師們幫忙做個法事,到時候再放在郭泰來的房間裡,可以說百無禁忌了。
“行啊!就這麼辦!”郭泰來還沒回應,旁邊丁玉梅的聲音就傳來過來。她聽到了後麵這段,特彆是放到華夏皇宮中吸收一些華夏的皇氣,丁總立刻代替郭泰來答應下來。
“不是,劉老師!”郭泰來忍不住無語:“你們是正兒八經的曆史工作者,怎麼能這麼封建迷信呢?”
“講究一下,求個心安而已。”劉教授一本正經的批評郭泰來:“這怎麼能叫封建迷信呢?曆史工作者也得學一些傳統啊!還是你媽媽有見識!”
“劉教授,您彆聽這傻小子胡說。”丁玉梅飛快的接過對話劉教授的工作:“來來來,咱們到這邊來,細談一下。”,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