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有賢與劉宏私下見了一麵,莊算早說過充分信任他,但白有賢怕公司裡有人不放心,特意進行了全程錄音。
回來之後,他就將錄音交給了莊寧一份,對莊算進行了簡明的彙報。
劉家和吳家在南方的那個大項目,緣起還是一個城市的轉型,關鍵點是將當地的化工、紡織類有汙染的大企業搬遷出主城區,開發新區,拓展城市的居住空間品質,騰籠換鳥。
不過當地並非沿海,又不是省會,從省裡能來的支持非常少。又不是鐵路運輸的交通樞紐,飛機場是有一個,客運而已。原本這些工業企業都是重度依賴長江的船運,輸送原料運出成品,廠區圍繞大碼頭建設,可以說是先有了廠子,才發展出了大城市的模樣。
當地政府自身能投入的資金很有限,另辟新區建設新碼頭、新的工業園,搬遷人口過去都需要錢,招商引資同時維護本地老牌企業的利益都不能馬虎。另外化工、紡織類的大企業搬家也不是普通百姓那種,一車就能搞定的。新的廠區修建、設備的升級采購調試、環保指標的滿足、職工的安置和各種配套如醫院學校大商場,都不可能憑空變出來。
吳家是搞投資的,對於房地產項目並不陌生,但彼時房地產才剛開始發展,盈利模式很單一。大家隻知道買地蓋住宅能賺點錢,蓋工廠或工業園區往外租,賺錢的效率卻比不過投資彆的行業。有閒錢的時候買地囤著,遇到大型的融資機會,肯定是放貸款給彆人,收高額的利息來錢更快。
說的好聽一點,吳家在金融領域裡最熟悉的玩法是“過橋”墊資和民間借貸,用錢生錢,投資領域以前是在吳家熟悉的化工和紡織類為主。南方的那個項目機會,也是與一家大型化紡企業有關係才能介入。大企業有大企業的難處,指望著吳家可以多投些錢,建設新的廠區或者是解決大部分采購設備的成本。
吳家自己吃不下那麼大的資金規模,現金流因為彆的項目虧空有點續不上。但是企業關係過硬項目機會難得,打腫臉充胖子牛皮都吹出去了,剛好劉宏湊上來,乾脆一起拉下水。
劉宏
跟著吳家去了那個城市,不僅見到了大企業的高層,甚至與當地的政府也相談甚歡,一時之間飄的厲害,於是勒緊褲腰帶上了吳家的船。
莊算問道:“劉宏找你來,肯定不是要錢吧?他是不是發現了苗頭不對?”
白有賢點點頭:“沒錯,這事吳家有誇大事實隱瞞實情的偷手,還牽扯到政府與大企業的博弈。並沒有劉宏想的那麼快能回款。企業不是印鈔機,就算是在新區修建新工廠一切順利,到投產進去可以賣出商品獲得收益,至少需要一兩年。更何況當地拆遷、建設等等環節,也都不是那麼容易搞定的。指望新區的住宅地低買高賣賺差價,也要有足夠多的接盤俠能買的起那些地才行。”
白有賢將最近一段時間收集到的資料結合劉宏描繪的情況,基本分析出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劉家老爺子應該是通過政府更上層的關係早就了解過情況,這事並不是表麵上看起來那麼清晰,政府和企業都差錢,兩邊博弈。
大企業要更多的地更好的搬遷條件,就必須先投入更多的錢,顯著底氣十足。而政府那邊不可能將好處都讓幾家大企業占了,要利用這個搬遷帶動城市活力,少花納稅人的錢,吸引更多的中小企業也一起去新區發展。卻又不能寒了領頭大企業的心,要哄著大家,畫出一片廣闊的藍圖,吊起一根胡蘿卜,讓大企業儘可能多的投錢進去。
大企業本身或許早有人看出了端倪,才不舍得自己投那麼多錢進去,而是編出了一套粉飾太平的理由,用企業信用為背書拉攏了各種資金進來。
在這件事情上被裹挾的不隻是吳家和劉家,還有南方一些投機商。他們都被大企業忽悠著去了所謂的城市新區,圍繞著新碼頭跑馬圈地。這些地可是真金白銀的交錢買,不出全款也要押保證金。誰圈的地大,那些大企業就去誰的園區。
吳家這邊要拔得頭籌,不能輸了陣仗,不光是借錢給大企業買新的生產線設備,還投了錢買新區的地。從政府和企業口徑得到的信息,吳家認為都比杭城的前景更看好,他們在杭城濱江沒有這麼硬的政府關係。而且這個城市本身就是老牌的工業城市,合作的大
企業品牌響徹全國,產品還遠銷海外。隻要新廠建好,設備到位,投產之後,持續盈利一定不成問題。
“那個新碼頭是不是除了碼頭之外,附近都是荒郊野地,距離老城區很遠,目前看起來更像是一個漁村?”莊算好奇的問了一句。
他看原著裡描述過項目的緣起,結合現實世界裡那無數反麵的例子,證明並不是所有城市都能那麼迅速發展,輕鬆填滿新區與老城區之間的空白。像深市那種從漁村一躍變成一線大城市,有的地方用十幾年可以實現,有的地方可能十幾年都還是一片農田。
莊算不明白這其中的作用原理,隻是很肯定吳家參與的這個項目所在的這個城市,沒有那麼快的發展機遇。
在這種“先知”的指引之下,莊算很篤定的說道:“吳家和劉家被老爺子誤導,大概是覺得加快蓋廠子,在新區圈更多的地,未來能獲得的利益更大,對不對?”
白有賢答道:“是的,我研究了一段時間,覺得那個城市的發展看似工業基礎紮實有了新碼頭再造一座新城都不成問題,但傳統工業的未來經濟增速比起杭城大力推的科技類企業,明顯已經落伍,經濟帶動的作用似乎慢了一些。我有一種不算太準的判斷,我認為相比之下,同樣一塊地,杭城的濱江區地價一定會漲的更快。吳家賣了杭城的地,跑去南方圈碼頭附近的新區地,就算是低價拿了不少住宅地,也未必劃算。”
莊算深深為白有賢的才華和判斷力折服,如果是他頂多是從房價地價考慮倒推一下該城市的發展情況,而白有賢是從更高層麵綜合了經濟發展、城市的定位、各種支柱產業等多方麵給出了更前瞻的預判。
而且這個預判相當準。
“劉宏想下船,或者是尋找能迅速回款的機會,才來問計於你麼?”莊算繼續問。
“如果是以前,劉宏的確更關心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一次他還提了另外的模式,問我有沒有興趣打著地產公司的名號去那個城市拓展業務。他們有低價的新區住宅地,急切盼望著能有接盤俠過去以解燃眉之急。”
如果是剛穿到書裡,莊算根本不會猶豫,肯定是要去那邊接盤,這種地一看就不
是幾年時間能升值的,蓋了房子也賣不出去,純粹是扔錢放著,可以占用大量的資金成本。雖然地價也便宜,但多買一些,幾個億也是花的出去的。
但是現在呢?莊算不僅猶豫,還不由自主站在了白有賢的角度思考問題。哪怕不能忤逆原書設定和劇情,他注定要花錢在那個項目上,那他為什麼要任人擺布呢?他賬上是自己賺的錢,隻要投到地產上,想怎麼花就怎麼花。
賠了合情合理,賺了……就都給白有賢吧,讓他能有更多資本,更多的把握掙脫劉家老爺子的束縛。
當然怎麼賺錢,莊算覺得不能自以為是,按照之前幾個項目經驗,他必須絞儘腦汁往外花錢,才有機會真的賺錢。如果按照他現實世界裡那點本事,越是仔細琢磨怎麼能省錢,反而賺不來錢。
“從接觸南方那個大項目開始這都過去了快半年,劉宏現在才來找你,是不是一開始有許多接盤俠,他們還在洋洋得意,皇帝的女兒不愁嫁?如今沒人理會了,如果不是接盤俠自己醒悟,那就是當初這些根本是托兒,劉家老爺子設了更大的局,甚至不排除與當地政府聯手做戲,對不對?”莊算正經的分析了一句。
“我沒對劉宏提過老爺子設局的可能。劉宏也聽不進去,他一直以為自己是家族冉冉新星,老爺子看重他支持他還來不及,怎麼可能坑他?”白有賢歎了一口氣,
“算算你說的很有道理,劉宏言談之間也說之前許多人求著接盤他們拿的地,他還騙我說是專門給我留了機會,讓我能趁機賺點錢。這鬼話說的可漂亮了,不知底細的人一定很感動。我也假裝有興趣先答應下來,給他一個希望。但是劉家老爺子在劉宏身邊安排了眼線,那人在劉宏走後私下聯係我,告誡我不要再插手壞了老爺子的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