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 大明寺(2 / 2)

徽光 向意晚 5160 字 2個月前

“我們要留在天山查探長春子信中的天山到底出了何事,相信他的死和這件事脫不開乾係。”

謝青城所料不錯,燕帝正為此事愁的焦頭爛額。

燕帝倒不是為了長春子可惜,相反他還很高興,因為長春子這老道委實不太識趣,總是信奉江湖那一套規矩,平時並不大喜弟子與燕皇室多有來往。

若非他那兩個弟子一個太過看重兒女情長,另一個過於追名逐利,這一代的天山能不能為燕皇室所用都是一個未知的謎。

但天山畢竟是大燕先祖一力扶持,不看僧麵看佛麵,有這層淵源在,大燕就不能不過問長春子橫死一事,甚至不僅要過問,還要代天山重重追究。

但此事怪就怪在殺長春子的凶手是謝青城,這就讓燕帝有種大禍臨頭的不妙感。

如今北境戰場上大燕正失利,態度曖昧的蒼梧山就是他目前迫切需要爭取的助力,單單為了一個他並不喜歡的長春子去得罪一個哪一方勢力都忌憚的蒼梧山,燕帝很明智地覺得這是個賠本買賣。

但倘若不追究此事,天山那邊賀彆鵲便罷了,畢竟此人被罷掌門之後也沒有了利用價值,但秋海天還在他手下辦事,作為長春子最偏愛的弟子,秋海天此人在天山尚有餘威。如今天下三國鼎立,唯有江湖勢力縱橫南北,雖然當初燕帝謀求武林盟主之位沒有成功,但隻要天山還在燕皇室手中,大燕就永遠擁有一個可滲透南方諸國的觸手,尤其是江南。大燕先帝曾借由平和之亂向南方安插了無數暗樁,但這些暗樁大多都隨著南下的流民紮根在了大魏,在江南紮根下來且穩居要位的反倒很少。好在江湖門派繁雜,其中以江南為最,隻要大燕還手握天山,何愁他日不能入主江南?即便燕帝這一代不可以,可大燕還有無數代的子孫,這樣的以後又如何不敢肖想呢?

燕帝覺得以後史書工筆,他的政績未必就比先帝差。

說實話,這件事上燕帝內心偏向天山,但他明麵上並不想得罪蒼梧。

所以為今之計唯有拖,先冷眼旁觀葉老盟主如何處理,再探一探蒼梧的態度,還有已快馬趕回天山的秋海天,想必他一定會帶回很有價值的信息。

廿九,金陵陰了許多日的天難得晴朗。

帝駕浩浩蕩蕩於午門起趕往皇家太廟,這是大魏一年中最大規模的祭祀儀式,再加上北境打仗,今年的祭典比起往年要隆重許多。

由禮官牽引,大魏曆代帝後神主被恭請到享殿,元昭帝向先祖牌位三跪九叩、並敬獻帛、奠酒、宣讀祝文,以表追慕之情。

祭祖完畢,元昭帝還要率領眾臣工去大祀殿祭拜天地。

帝駕再次浩浩蕩蕩地起,有心人卻發現隊伍裡已沒有攝政殿下的鑾駕,與此消失的還有部分金吾衛。

太廟一處空置的宮殿,芳蕤正帶著部分侍女整理寢殿。

楊行作為金吾衛指揮使,並沒有跟隨帝駕,反而跟著部分金吾衛留了下來。

“殿下呢?”他問正裡裡外外張羅的芳蕤。

今日這個特殊日子,除了祭祖時見殿下露了一麵,其餘時間壓根就沒見過殿下的人影。

芳蕤的目光從灑掃的侍女身上稍稍離開,回他的話:“在前殿。若無要事,殿下不允許有人前去相擾。”

楊行點點頭。

倒也不是什麼要事,他直接問芳蕤就是了。

“殿下今日要守夜嗎?”

芳蕤頷首,還不忘提醒他:“一切和舊年一樣。隻是今日玄傾不在,金吾衛要警惕些。”

楊行應了一聲。

因為祭典的重要性,皇廷大部分兵力都伴在帝駕那邊,殿下留在太廟,往常隨身護衛她的玄傾又不在,金吾衛今夜的布防的確要更慎重些。

前殿中,流光點完最後一盞長明燈,將其供奉在先帝的牌位前。

大殿角落裡有侍女臨時搬來的書案,書案上攤著筆墨紙硯和一卷已打開的佛經,流光點了一炷香奉在牌位前的案台上,嫋嫋香氣霎時盈滿整個宮室。

她在書案後坐下,攤開宣紙,拿起一旁的簪花筆蘸了濃墨,凝起神抄寫起那卷佛經,昏黃的燭光柔和了她的眉眼,也在窗紙上逐漸勾勒出她頎長纖細的剪影。

不知不覺便已夜深。

待到一卷佛經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