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番外:清明雨祭(1 / 2)

《陌上嬉笑且尋歌》全本免費閱讀

清明祭英魂,淒淒人不問。

臨墨峰戰役過後的第一年清明,尹無風照常來了小燈山。

小燈山清幽偏僻,少人問津,夏夜螢火遊動,遠望如燈,是父母親生前最喜歡的地方。此後,他每一年都要多祭拜一個人。

尹無痕生前不喜聚集,尹無風亦不喜熱鬨,故而隻拿了一把傘、一壺酒、一卷軸、兩束花,隻身前來掃祭。

早春微寒,細雨紛紛,雨打在傘上,有輕柔的沙沙聲。

他撐開另一把紅梅傘麵的油紙傘放在碑前,焚香幾縷,眼看青煙迤邐,消散無跡。

“娘,昨夜夢到您跟我說今日下雨,莫忘添衣,兒子這些年頗不長進,勞您記掛了。”

他微微哽咽,小心翼翼將一束白梨花獻上。

“早春了,山花遍野,陌上卻無人嬉笑。今早我采梨花時,路過城郊,那裡哀嚎遍野。一群流民,有的凍死,有的餓死,連葬身之所都是奢求。娘,你若有靈,托夢告知,我害怕小無晴會同那群人一般,流落街頭,挨餓受凍……”

雨打梨花,無人應答。

沉默許久,他挪了步子,將傘移到鄰近的另一座墓前。

凝視墓碑上的字,駐立良久,低啞出聲:“爹,我來看你了……”

取香點上,又放了一束白梨花在墓前。

“付伯伯先你一步去世,現在,記得你的,唯我一人。”

……

尹無痕,五代六國望族之後,赤國赴陽侯之重孫,少而聰敏、長而懷誌,十七歲因參加反抗官宦兼並土地聯名運動得罪權貴,導致十九歲科舉落榜,後參加義軍奔赴雲海抗倭,獻計並領兵大破敵軍,獲得頭等軍功,但功勳傳書首都時被替掉名字,無緣麵君;二十二歲加入竹葉齋,二十五歲任齋主,並連同鑄劍大師付玄子建立朔月盟。

創立朔月盟後,科舉再次落榜,尹無痕自知無法入仕,一心撲在壯大朔月盟上。盟會逐漸龐大後,尹付兩家追隨清官,分彆致力於肅貪清腐和抵抗外族,使得竹葉齋與淮安劍派大權旁落,朔月盟漸漸量變,最終變成尹無痕的葬墓穴。

雨珠灑落,敲打著墓碑,濺起無數銀色小浪花。水浪撲到臉上,星星零零,冰涼感將他從念想中喚醒。

“爹,我真怕有一天,會像忘記娘親容貌一樣,忘記你。我更怕除我之後,無人記得你曾經為眾生所做的一切,無人像你一樣勇往直前為前路奮鬥,就這樣被世人淡忘,再無後繼……”

攤開手中畫軸,一抹新綠躍然紙上,如暖春的翠草生機無限。朗朗君子,俊拔如竹,青衣銀帶,眉心一點紅痣,溫文爾雅,柔中帶剛。畫中人執書而笑,氣質如山間溪水,清透無痕。

一副書生骨相,一顆濟世狂心,一場悲劇落幕。

夜未央真的是魔教?不,他不見得,隻聽父親說過,夜未央隻是不合群。朔月盟一再相邀,皆被拒絕。

與世不容,就要被消滅麼?

屠魔剿匪,實屬私心。

正月十五日前,尹無痕在朔月大殿公然對峙,以死明誌,致使竹葉齋全國二十八家分院,無一人出戰臨墨峰。

既然勢弱反抗不成,便抵製到底!

竹溪散人尹無痕帶領的竹葉齋同他一樣剛直不阿,不肯低頭。

“欸……”

尹無風歎息,做不到像父親那樣。哪怕是抵製成功,到頭來又得到了什麼?若不是他力挽狂瀾,竹葉齋早被分裂解散了。

不要學父親,重蹈覆轍。他想。

身後有腳步的沙沙聲,回頭一望,有一行人身著素衣打傘而來,竟然是付餘歡,身後還帶著幾個弟子。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