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去請示一下領導。”網警說道。
說完之後,網警們出去請示,回來就告訴伍愛華:“播,還是繼續播,正好我們想看看能不能抓到線索。”
“怎麼抓線索啊?需要我配合什麼嗎?”伍愛華問著。
網警想了想,對伍愛華說道:“如果有需要,我們會讓你說一些話題,看看直播間會有什麼反應。”如果發現水軍不管用了,他們會不會親自上陣勸說伍愛華?
當然,網警部門自己還打算攻擊一下直播間,看看能不能把直播間黑掉?
聽到這話,伍愛華雖然擔憂,但還是正常開始了直播。
“各位觀眾朋友們大家好!上次我們說完了夏商周的法製內容,今天我們來到春秋戰國時期,也是東周時期!”
“提起春秋戰國時期,大家第一反應是什麼?我的第一反應就是百家爭鳴!”伍愛華說道:“百家當中有一個出名的派彆,叫做法家。”
伍愛華這話一說,董仲舒就搖搖頭道:“看來這春秋戰國,要說的都是韓非李斯了。”
“將秦朝一統作為春秋戰國結束的節點,我們會發現,在這一場百家爭鳴當中,獲得了階段性勝利的就是法家,因為法家成為
了秦朝統治的指導思想。”
【暴秦就是因為重用法家酷吏才導致滅亡!】
看到這條彈幕,伍愛華撓撓頭:“也不一定吧?酷吏曆朝曆代都有,有的還讓國家更加強盛了……主要是看帝王怎麼用。”
是秦二世太垃圾,不是酷吏的問題。
“而且秦吏也不都是酷吏,大部分都是正常人好吧?”伍愛華講了句公道話。
“天幕為何總是偏心法家?!”戰國的齊儒問道。
這句話到天幕上就自動變換成彈幕:【博主你是法家的粉絲嗎?所以偏心他們?】
伍愛華看到這個問題,有點驚訝:“雖然我堅決擁護依法治國理論方針,但是依法治國和法家不是一回事兒啊!”
“我替法家說話,是因為法家確實值得。”伍愛華說著:“法家的值得不是我說的,是曆史驗證的,雖然漢朝一直尊從黃老治國無為而治,但是漢初‘約法三章’以及後續沿用的秦律,都彰顯了他們使用法家理論治理國家。”
“後續魏晉那一團亂可能不好說,但是隋唐之後,根據後人的總結,治國模式就是外儒內法。”
“其實這個模式就是漢代兼蓄周朝和秦朝的治理模式,兼采儒法,塑造成了漢朝的治理模式,因為這種模式下郡縣、封建製衡,使得漢朝再生能力極強,難以完全解體,西漢完了還有東漢,東漢沒了還有蜀漢,後世皇朝看到了漢朝給出來的模版,於是認真學習,最終建立了一手托舉儒家顯學,用仁政昭告天下,一手緊握法家寶典,用律法約束臣民的模式,也就是漢朝最出名的‘霸王道雜之’。”
老年劉徹聽了伍愛華的話,頗為欣賞:“我琢磨了小半輩子的治國方法,這小兒倒是理解地清楚。”
對於劉徹來說,聲音頗為年輕、性格頗為活潑的伍愛華就算是個天上的兔子,也就是小兒罷了。
至於霸王道雜之,難道她說了,劉氏宗親那些蠢貨就會用嗎?
相比於淡然的劉徹,清朝的皇帝最為不淡定了。
“此乃治國之道,本就不應該是小民知道的,這天幕竟然要將治國之道教給所有國民?”康熙驚怒交加。
作為清朝入關後的第二任皇帝,也是實質上奠定清朝入關後統治思想和統治方法的皇帝,康熙本人對著這些思
想的研究隻深不淺,甚至他還兼學中西,取其精華,隻為了能夠鞏固好清王朝的統治。
在這種情況下,康熙是八股文的推行者和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