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道來到懸崖邊,扔出紙人,
紙人變幻,化作了白鶴。
白鶴載著道士,一飛衝天,破入雲中。
雲上月華皎皎,顯得無比美麗。
夏極看著那老道手法,略作思索,便是也明白了其中奧秘,他這道法早就第九層,可謂一通百通。
於是,也從懷裡也抓出一隻紙人攤在掌心,口中念念有詞,手指一點,紙人化紙鷹,他再輕輕嗬氣,那紙鷹頓時撲騰起了羽翼。
夏極騎跨在紙鷹背上,飛上天穹。
他倒是不怕老道識破,實際上【淨明道術】裡記載的一些法門與其他道法都有雷同之處,隻不過側重點微微不同,其實沒多大區彆。
紙鷹載著他,穿破黑雲,終見朗朗明月。
他與老道,一後一前,在滾滾雲海上駕鶴而行。
都到這地步了,老道自然發現了他,
但感受到身後之人的道法純正,而無邪異,老道並沒有立刻拔出武器。
而之前他並未見到神武王的模樣,此時即便麵對麵了,也不會認出夏極的身份。
何況,夏極早就把一身烈陽般的氣焰收斂了起來,也把蟒袍換成了白衣道袍。
且不說這個時代沒有網絡,
無法上網去搜索彆人模樣,
就算有,老道這種也不是個會去搜索的人。
所以此時,老道根本不可能認得出夏極。
雲上。
他揚聲問:“道友為何一直跟隨?”
夏極一聽他的話,就已經猜到了他心底對自己的判斷,於是道:“閒雲野鶴,得孤卷一本,行走人間,第一次見道友,心中歡喜,所以跟隨。”
老道再細細感知,夏極稍稍從心臟裡釋放出了極少的精氣神。
老道隻覺這少年模樣的人,氣息純正,精氣神籠起,好像是一顆火種,散發著溫熱卻不刺人的光華,他心底有多了許多溫和,“老道淨明,不知道友可有道號?得的又是哪一本孤卷?”
夏極道:“沒有道號,說是孤卷,但其實不過一道灌頂。”
“哦?是何灌頂?”老道注視著他,
道教不同佛門,佛門廣開山門招八方弟子,香火鼎盛。
但道士們都逍遙閒散的很,根本就是看上一個徒弟收一個徒弟,能有個三四個都是多產了,以至於許多道門都增加了一條門規:必須收至少一個弟子。
然而收弟子歸收弟子,但是教導起來太麻煩了,所以能半路遇到這種受了灌頂的,簡直是天賜良徒。
但要確保的是,這灌頂不是什麼亂七八糟的灌頂,而是正統的。
然而,這根本難不倒夏極,
他在與蘇甜這位萬年老祖聊天時知道了不少信息,
於是,他挑了挑,挑出了一門上古時候道法正宗、但不算知名、又在上古浩劫時全部死絕了、沒留下傳承的門派。
老道見他沉默,於是道:“道友若是不願說,老道也不勉強。”
夏極這才道:“玉皇抄第五卷的紙人之法鍛體之法。”
老道懵了懵,
玉皇抄?
他在腦海裡翻了很久才翻出來。
似乎是上古時候的一個正統大派的功法,自家書冊裡曾有記載。
老道好奇道:“你就得了這紙人之法鍛體之法?”
夏極歎了口氣,一切不言而喻。
老道心底哭笑不得,【玉皇抄】顯然是一門極強的道門玄功了,他居然就得了這兩份,實在是讓人忍不住感慨,這到底是運氣好呢,還是不好呢?
“也罷,你我既然遇到,也算有緣,隨我來吧。”
老道騎鶴在前,夏極便是並行一處,兩人乘風逐月,灑然無比。
一來,道家講究緣,隻要對眼了,就沒那麼多複雜的東西。
二來,夏極身上氣息純正,不是邪魔,而且更沒有接受其他道門功法,正是不錯的傳人。
三來,福地之中高手眾多,又有上古遺傳的通天玄陣,便是有人作亂也會被瞬間鎮壓。
...
...
紙鶴飛了半天,便是退回了原形。
兩人在一處絕巔休息了會。
老道又問了些問題,夏極隨口回答。
次日黎明,兩人繼續騎鶴而行,過了東海的邊界,竟又是飛了足足三天三夜,才在發現了一座懸浮在半空的島嶼。
不...
應該說是大陸才對。
太大了,
一望無際。
浮空陸地在海濤之間投下巨大的影子,顯得無比壯觀。
但夏極見過空間縫隙通道,甚至見過四重天外的虛無世界,所以這情景也沒有震驚到他。
但似乎感受到老道的目光,他才裝作年輕人一般的感歎一聲:“真大。”
正在這時,
皮卷契約又來了信息。
胡仙兒寫道:你娘問你怎麼天天在外麵,是不是不回家了。
夏極:我在忙。
“道友?道友?”淨明老道看到夏極在發呆,於是喊了他兩聲。
夏極反應過來,旋即長歎一聲以給出了發呆的原因:
“壯觀如斯,實在是讓人心中驚駭。”
淨明老道露出微笑:“此處是東海中心,名為方丈島,西南東北岸正等,四周各五千裡,據說過去乃是天仙受籙之地,不過早已絕跡,隻有些古代遺跡罷了。”
四周各五千裡?
這麼大?
此時,
皮卷契約又來了信息。
胡仙兒寫道:“最近有人來向你娘推銷女兒,你娘問你什麼時候回來,看一看有沒有中意的。”
夏極:“她的存在是秘密,怎麼可能有人來?”
胡仙兒寫道:“畫像都是送給女皇了,然後被你娘拿過去了。”
夏極:...
過去娘舞藝驚人,飄飄如仙,對自己和小蘇溫柔,
但如今沒了皇帝束縛,沒了世家鎮壓,沒了兒女需要照顧,加上在黃泉邊緣遊蕩了那麼久,娘是否天性釋放了?
得給娘找點事做,必須給她找事做!
淨明老道奇道:“道友?道友?你怎麼了?”
夏極回過神來,歎道:“未曾想到道教福地竟然如此之大,實在令人感慨。”
淨明老道笑道:“方丈島上福緣甚多,凶險也不少,道人數千家,連同童子仆從當有數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