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1 章(2 / 2)

聽到小心肝兒心疼他,氣也消了一些。

不一會兒,內閣聽到隆慶要處置石星的消息,全都趕來麵聖。

徐階為石星說情,並且讓隆慶收回遊幸南海子的想法,留在宮中,主持朝政。

李春芳和趙貞吉作為他的學生,自然跟他站在同一陣線。陳以勤作為隆慶的老師,雖然也想勸諫兩句,但也知道不要在他的氣頭上頂撞他。

張居正站在最後,不發一言,甚至用眼神暗示過朱翊鈞,讓他不要說話。

隆慶聽到徐階的話,剛才消下去的火氣,“騰”地一下又起來了。

石星還在火上澆油,在禦前跪得筆直:“若君父無道,勸諫乃是臣子的本分,陛下若要降罪,臣甘願受罰。”

朱翊鈞覺得,他就是來故意討打的。不

僅討打,還找死。

皇帝礙於輿論,雖然不會直接砍了言官的腦袋,但廷杖也是能打死人的,尤其這個執法權還掌握在騰祥手裡。

石星那封奏疏,就差點名罵陳洪和騰祥,騰祥又怎會饒了他。

“大膽!”

隆慶還未開口,朱翊鈞先氣勢洶洶的站了出來:“石星!”他把那封奏折扔到石星跟前,“你捕風捉影,搬弄是非,還口出狂言,目無君主,可否之罪!”

他忽然站出來,在場所有人都向他投去目光。

小家夥咬著牙,緊握拳頭,看得出來很生氣:“我不許你欺負我父皇。把他拖出去,廷杖二十……不,廷杖三十!”

“!!!”

這個“廷杖三十”一出口,在場所有人都明白了他的用意——皇太子這是要救石星一命。

徐階見好就收,閉了嘴,不再多言。

陳洪和騰祥卻很不服氣,兩個人一同站出來:“陛下……”

隆慶一抬手,打斷他倆:“就按太子說的辦。”

騰祥咬牙切齒,卻又無可奈何,就算廷杖三十,他也有辦法把這個石星得靈魂出竅,正要把人帶出去的時候,又聽朱翊鈞說道:“大伴,你去盯著,要狠狠地打。”

騰祥立刻說道:“殿下,此乃東廠職責。”

朱翊鈞說:“昨日有封奏疏,山東道監察禦史陳瓚舉薦戚繼光回京師協理戎政。父皇說要與內閣商議之後再做決斷。現在諸位閣老都在,你去把折子找來。”

騰祥把牙都要碎了,隻看向隆慶,求皇上做主。隆慶給他使了個眼色:“去拿。”

“遵旨。”騰祥隻得去了。

隆慶又看了徐階一眼,“巡幸南海子的事就定在下月初五。”

“……”

隆慶沒再追究石星的事情,但巡幸南海子的事情他也不打算妥協。

他畢竟是皇帝,事情鬨到這個地步,徐階也不好再堅持。隨即和皇帝各讓一步,巡幸南海子可以,但行程隻有兩日,不能再多了。皇太子和內閣伴駕,後宮的娘娘們就不要舟車勞頓了。

眾人退下之後,隻有朱翊鈞一直陪在隆慶身旁。隆慶不說話,他也一聲不吭,父子倆就這麼相對無言的呆了許久。

隆慶問他:“鈞兒是要饒那石星一命。”

朱翊鈞卻說:“我隻是不想遂了他的願,也不想遂了其他人的願。還有……我也不想父皇後悔。”

“怎麼說?”

“打死他,就是成全了他剛正不阿,敢於直諫的名聲,傳出去,彆人會說我的父皇不好,我不愛聽。”

徐階沒有做過朱翊鈞的老師,但這麼多年,朱翊鈞也沒少從他身上學習處世之道。

隆慶一把摟住兒子,他的日子過得太難了,彆人都不了解他,大臣們想方設法的欺負他,隻有兒子是真心待他。

朱翊鈞也回抱著父皇,他知道這些大臣個個老而彌堅,與他們周旋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他皇爺爺尚且艱難,更何況是他的父皇。

還有那群太監,在他皇爺爺麵前聽話又老實,卻欺負他父皇性子軟,暗地裡煽風點火,挑撥是非,隻會慫恿父皇和大臣對立。

第二日,張居正來給朱翊鈞上課,講完了當日課程,朱翊鈞向他說出了自己心中的矛盾與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