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2 / 2)

嘉靖帝沉吟片刻,說道:“聖王製馭天下,猶製器者之轉鈞也。朕今日為皇長孫賜名‘鈞’字,朱翊鈞。”

小皇孫忽然在他腿上蹦躂兩下,揮舞著小胳膊,仿佛是在對自己名字的回應。

嘉靖帝問他:“喜歡這個名字嗎?”

“啊嗚~”

“以後就叫你小鈞兒。”

“呼哈~

爺孫倆一個問一個答,儘管聽不懂彼此在說什麼,但也不妨礙他們聊得開心。

聽到這個名字,在場官員心中無不“咯噔”一下,嚴嵩父子更是忍不住交換了一個眼神。

嘉靖帝親情淡漠,對兒子就跟對仇人一樣,卻給他的皇長孫起了個意義非凡的名字。

聖明的君王治理天下,猶如製作陶器時使用的轉輪——這是把大明王朝的興盛與未來,都寄托在了這個孩子身上,望他以後做個有道明君。

這可了不得,百官心中忍不住揣測,皇上是不是在暗示他們,要立裕王為儲君,將來才好把皇位傳給孫子?

小皇孫還有個四叔,景王朱載圳,是嘉靖帝的第四子,隻比裕王小25天。

雖然和裕王一樣,景王也是剛成年就出宮去了,但他的母妃尚在,偶爾還能進宮一趟,給母妃請安。他的老師是內閣首輔嚴嵩。裕王妃母家貧寒,而他的王妃是兵馬指揮使的女兒。

他一直認為自己的處境比裕王更好,父皇對自己也更偏愛。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和小侄子一比,他那叫什麼偏愛,隻是不那麼討厭罷了。

想到這裡,他又看一眼嘉靖帝懷裡的小侄子,心中更是憤懣。

景王府內妻妾成群,怎麼就沒人給他生個一兒半女?

比起景王的鬱悶,裕王卻是如坐針氈。本來日子就不好過,現在他爹給他兒子賜了這麼個名字,也不知道是福是禍。

他兒子可沒想這麼多,時辰不早,小家夥玩夠了,也有些困了。

帝王的多疑和善變嚇不到他,血脈的羈絆卻能讓他靠在皇爺爺懷裡,愜意的打了個哈欠,頭一歪,安然入睡。

嘉靖帝身邊從來不缺懼怕他的人,他是天子,普天之下,沒有人不臣服於他的腳下。

可小皇孫不怕,非但不怕,還很喜歡他這個皇爺爺,甚至在他懷裡睡著了。

嘉靖帝看兒子不順眼,看孫兒卻怎麼看都喜歡。尤其看他緊貼在自己胸前安睡,那麼小小的一團,軟軟糯糯,小手攥著他的龍袍,甚至不舍得讓乳母將他抱走。

但小家夥睡熟了,容易著涼,他也不可能一直抱著。雖有萬般不舍,卻還是讓乳母將孩子抱了下去。

宴會結束,宗室百官三三兩兩結伴出宮,私底下都在議論今天皇上對小皇孫的態度。

尤其是那個意義非凡的名字,這似乎預示著一潭死水的朝堂,即將迎來新的風向。

景王迫不及待找到嚴嵩父子:“閣老,我父皇他不會……”

嚴閣老曆經宦海,什麼大場麵沒見過:“一個名字而已,王爺稍安勿躁。”

嚴世蕃說道:“王爺想要成大事,也該早日考慮子嗣問題。”

生孩子這種事,那也不是他想生立刻就能有。不過今日這場百歲宴的確讓景王看得眼紅,回去就把造人之事提上日程。

諸位宗親、百官各自回府睡一覺,第二天早上起來,酒醒了,再仔細一想,一個名

字而已,又是皇長孫,當然得挑最好的起,未必就是他們想的那個意思。

眾所周知,嘉靖帝成日求仙問道,一心追求長生不老。他連立儲都這麼反感,對一個剛滿百日的嬰兒能有什麼指望?

百歲宴之後,嘉靖帝連著好幾日心情大好,時常對身邊的人提起小皇孫,多麼可愛聰明惹人疼。

他的心情好了,玉熙宮裡大大小小的太監,也跟著過了幾天好日子。

嘉靖帝心裡總是記掛著他的小皇孫,時常處於一種想見孫子,又不想見兒子的矛盾當中。

於是,他便更加頻繁的向裕王府賞賜東西,金銀器物、吃穿用度一大堆,傳旨的太監還得特彆強調,這些都是皇上賜給小皇孫的。

裕王看著這些用得上用不上的東西,愁得飯也吃不下,覺也睡不好。

嘉靖帝身邊的道士藍道行為了討他歡心,用扶鸞之術傳達神明的意思:“陛下潛心向道,三清上仙有所感應,遂遣仙童下凡,投生皇家,定能保大明朝國運昌隆,陛下萬壽無疆。”

在嘉靖帝這裡,國運昌隆雖然很重要,但萬壽無疆四個字更能討他歡心,獨攬大權和長生不老就是他畢生的兩大追求。

回想一下,小皇孫出生之前,災情不斷,民生動蕩,最迫切的就是去年冬天那場旱災。

自小皇孫出生那一刻,一切讓嘉靖帝憂心的事情都迎刃而解,他的心情好了,就連身體也感覺硬朗多了,比服服什麼丹藥都管用。

藍道行這麼一說,在他心裡,對小皇孫的喜愛又加了一個“更”字。

藍道行見他高興,繼續給他提建議:“既然這是上天的法旨,小皇孫是為大明帶來祥瑞之人,陛下何不將他接入內廷教養,讓他能時常陪伴在陛下左右。”

要不怎麼說宮中這些道士,才是最能摸清帝王心思之人,這番話句句都說到了嘉靖帝的心坎兒裡。

但他仍舊不動聲色,並不提及讓小皇孫進宮伴駕之事,隻是逢年過節遣人去把孩子接進宮來,陪著他享受天倫之樂。

進宮的隻有小皇孫,裕王不許跟著。

每次進宮,嘉靖帝都對皇孫愛不釋手,抱著他跟他說話,陪他玩耍,甚至吩咐內官監專門采辦玩具。

隻要小皇孫進宮,整個玉熙宮都能聽見爺孫倆的笑聲。

朱翊鈞雖然隻有幾個月大,但乖巧又聽話,餓了就由乳母抱去喂奶,困了就靠在皇爺爺懷裡睡覺,嘉靖帝沒見過這麼討人喜歡的孩子。

雖然喜歡,但他也不多留,天黑之前,就命人將小皇孫送回裕王府。

這天,送走孩子之後,嘉靖帝才去修行,藍道行見他多有不舍,便問道:“陛下既然舍不得小皇孫,為何不依貧道所言,將皇孫接入宮中?”

嘉靖帝哼笑一聲,擺了擺手:“他還不滿周歲,朕如何忍心讓他母子分離,此事等他年滿周歲再議。”

黃錦侍奉嘉靖帝五十年,這是頭一次,見他對一個孩子如此上心,當年的皇太子也沒這待遇。

轉眼又是一年冬天,臘月二十三,小年,也是小皇孫朱翊鈞的周歲生辰。

嘉靖帝在宮中設宴,早早的命黃錦去接小皇孫,裕王和裕王妃也一同進宮赴宴。

畢竟孩子滿周歲,親爹親娘不在場也不合適。

朱翊鈞現在已經一歲了,能搖搖晃晃走上幾步,對玉熙宮的熟悉,超過了他的父母。

一路過來,他還挺忙。裡裡外外的太監,他好像都認識,跟這個揮手,跟那個打招呼。

不難看出,玉熙宮的太監都很喜歡這位小皇孫,走出去老遠,還忍不住回頭看他。

“皇爺爺,皇爺爺!”

裕王和王妃隻敢跪在正殿行禮,朱翊鈞已經搖搖晃晃的穿過重重紗帳,來到嘉靖帝平日修道的地方。

嘉靖帝坐在蒲團上,小家夥興高采烈地衝到他跟前,忽然左腳拌右腳,一頭紮進了皇爺爺的懷裡。

嘉靖帝摟著他,在小屁股上拍一巴掌:“慢點走。”

小家夥毫不在意,抬起頭嘻嘻的笑:“想……想!”

嘉靖帝問:“想什麼,想吃點心?”

“想皇爺爺。”

“哈哈哈哈哈哈!”嘉靖帝被他哄得哈哈大笑,忍不住低頭親了親他的額頭,“皇爺爺也想你。”

他一把抱起小皇孫大步往外走:“走吧,看看皇爺爺為你準備了什麼生辰禮。”

宴會開始之前,太監先抬上來一張大案,在案幾上擺放玉牌,玉墜二枚,金湯匙一件,銀盒一輪,犀鐘一棒,文房一套,以及果筵一席。

嘉靖帝親自抱著皇孫來到案幾前,為他舉行抓周禮。

看到案上琳琅滿目格式物品,朱翊鈞眼睛亮閃閃的,還以為這些都是他的玩具。

嘉靖帝把他放在案幾上,小家夥往前爬了兩步,先就近抓起一枚玉墜,舉到眼前,歪著腦袋打量一番。

正當大家以為他選定這枚玉墜之時,小家夥卻手一鬆,拋下玉墜再不理會。

而後,他又抓起稍遠一些的金湯匙。形狀很熟悉,乳母平日就是用這個喂給他米糊糊,小家夥咧開嘴就要把金湯匙往嘴裡送。

嘉靖帝眼疾手快,把那胖乎乎的小手按住:“這個不能吃。”

小家夥扔掉金湯匙,一邊笑,一邊咿咿呀呀的重複:“不能吃,不能吃……”

朱翊鈞把案幾上的東西抓了個遍,卻隻是拿起來新奇的瞧一瞧,而後丟到一旁,再不多看一眼。

眼看最後那個銀盤也被他隨手一推,咕嚕嚕滾到案幾邊緣,差點落地。小家夥對桌上的東西徹底失去興趣,回頭撲進了嘉靖帝懷裡,口齒不清的說道:“皇爺爺……鈞兒要抱抱~~”

這個結果讓宴席上的宗室、妃嬪都很意外,案幾上的金銀玉器、文房四寶、水果點心,哪個小孩子看了不迷糊,偏偏小皇孫竟是一樣也沒選中。

帝王哼笑一聲,臉上並無驚異之色,仿佛對這一結果早有預料。

他從袖子裡摸出個東西,放在案幾最遠端,小皇孫夠不著的地方。

眾人定睛看去,當場嚇得大驚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