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 章(2 / 2)

離得最近的兩名太監,趕緊上前去扶,卻沒碰到李良欽,反而是攔下了往前衝的朱翊鈞。

而那個走路都有些顫顫巍巍的李將軍,卻在朱翊鈞行將撞上之際,身形一晃,也不知怎麼的,就側身閃到了幾步開外。

朱翊鈞推開太監的手,轉過身來,不可思議的看向李良欽,後者正抖著胡須,笑眯眯的看著他。

朱翊鈞向他伸出手:“李將軍,我的寶劍呢?”

李良欽雙手本是背在身後,聽他這麼一問,便拿出右手,將手裡的東西遞了過去。

朱翊鈞定睛一看,眉心就皺了起來:“這是……長劍?”

李良欽點點頭:“沒錯,這正是我為殿下準備的。”

“胡說!”朱翊鈞生氣了,“這明明就是一根棍子。”

那確實是一根棍子,長短粗細一看就知道是專門為孩子打造,拿在李良欽手中反而小巧的像個玩具。

朱翊鈞在街邊小攤買的那把木劍都比這根棍子精致漂亮。

小家夥不乾了:“說好的教我荊楚長劍,為什麼變成了棍子?”

李良欽比他更驚訝:“殿下可知什麼是荊楚長劍?”

朱翊鈞歪頭:“是一套很厲害的劍法。俞將軍用它打敗了少林高僧和叛軍,還著了一本《劍經》。”

李良欽搖搖頭,又問道:“那殿下可曾看過俞將軍所作的《劍經》?”

朱翊鈞搖頭:“沒看過。”

李良欽大笑:“難怪殿下不知道,《劍經》其實講的正是棍術。”

“棍術???”

李良欽又把手裡的棍子往前遞了遞:“沒錯,就是棍術。”

朱翊鈞不接,搖著頭往後連退了好幾步:“我才不要學棍子。”

這個劍法變棍法對於朱翊鈞的衝擊實在太大,他所有的美好幻想在這一刻都幻滅了,以為跟著李良欽可以習得非常厲害的荊楚劍法,卻沒想到,竟然是一根粗糙的小木棍。

那他還不如跟著陸繹學繡春刀,繡春刀多好看呀。

李良欽將他的反應看在眼裡:“殿下不喜歡?”

“不喜歡。”

“我這兒還有一樣,殿下瞧瞧喜歡不喜歡。”

李良欽另一隻手也從身後拿出來,他手裡也拿著一根棍子,比另一根更粗,更長,前端黑不溜秋,也不知道從哪兒找來的。

朱翊鈞問:“這是什麼?”

李良欽道:“這是老夫今早剛去廚房尋來的燒火棍子。”

“燒火棍子?”

李良欽點頭:“所謂‘荊楚長劍’,正是‘燒火棍法’。”

他把兩根棍子都遞到朱翊鈞眼前:“殿下

不必客氣,挑一根便是。”

“……”

朱翊鈞嘴噘得老高,都能掛油瓶了:“不要,我要學劍法!”

李良欽問道:“殿下可曾聽過,用棍如讀《四書》。”

朱翊鈞搖頭:“沒聽過,但《四書》我已經讀了兩本。”

李良欽讚賞的點頭:“殿下小小年紀,就已經知曉聖人之道。”

“用棍就好比讀《四書》,刀、槍、劍、鉤,如同各習《六經》中的一經。把《四書》讀明白了,六經之理亦可明了。若能精通棍術,則其餘武器之法,也能從中領會。”

朱翊鈞聽得格外認真:“李將軍的意思是,隻要學好了棍術,就不用再學劍法和刀法,自然就會了,是這樣嗎?”

“當然……不是。”

“各種兵器都有他的獨到之處,但歸結起來大同小異,招式都有相通之處。學會了棍術,再領會其他武學,就更容易些。”

李良欽看向朱翊鈞:“怎麼樣,殿下要跟老夫學習棍術嗎?”

朱翊鈞跟著李良欽習武已經近半年,前麵無論是站樁,還是拳法都是為了後麵習武做鋪墊,現在要他放棄,他自然不肯。

棍術就棍術吧,等他學會了棍術,以後想練劍法練劍法,想學刀法學刀法。

朱翊鈞咬咬牙,接過那根小木棍:“學!”

“記住了,中直八剛十二柔,上剃下滾分左右,打殺高低左右接,手動足進參互就。”

“……”

這一日,朱翊鈞休息。一大早,嘉靖就把人叫來了身邊,考了考他平日都學了些什麼。小家夥背書流利、字也寫得愈發漂亮,手裡拿根小木棍,還能在大殿中舞得虎虎生風。

嘉靖被他哄得開懷大笑,恨不得去把內閣那幾個老頭都叫來,炫耀一番。

小家夥來到嘉靖跟前,仰著頭求表揚:“皇爺爺,我厲不厲害?”

“還不錯,”嘉靖從他手裡接過那根小木棍,“這是什麼,擀麵杖?”

“才不是擀麵杖,”朱翊鈞糾正他,“這是燒火棍!”

嘉靖轉頭去看黃錦:“還不如擀麵杖。”

朱翊鈞撓了撓腦袋,聽起來擀麵杖更厲害:“那明天我就把它換成擀麵杖。”

嘉靖捧著他的臉搓了搓:“你個小傻子。”

朱翊鈞眨巴眨巴大眼睛,問他:“我是小傻子,那……”

嘉靖瞪他:“嗯?”

小家夥從善如流的改了口:“我才不傻呢。”

嘉靖這兒正逗孫兒開心呢,外麵太監來報,徐階來了。

嘉靖剛還在想,要把內閣叫來炫耀孫兒,徐階自己就來了。

“宣。”

徐閣老可不是無緣無故來找皇上閒聊,他是有事而來,事兒還不小。

朱翊鈞捧了本書,坐在嘉靖旁邊翻看,就聽徐階說道:“啟稟陛下,近日,一名為羅龍文的倭寇揚言,必取臣與鄒應龍首級,方能解他心頭之恨。”

這一句話裡帶出了兩個名字,兩個都讓朱翊鈞覺得耳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