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梁園雪霽!(第三更,求票!)(2 / 2)

曾孝寬一一介紹了一番,章衡一一跟著見禮,韓絳等人隻是淡淡的打了個招呼,然後又開始各自聊天了,讓曾孝寬站在那裡感覺十分的尷尬。

章衡見狀拉著曾孝寬坐下,圍著爐子取暖,聽著這些頂級衙內們聊天。

章衡倒是聽得明白,這般衙內聊的是西邊的戰事,也就是宋朝與西夏的戰爭。

景祐五年的時候,藩屬黨項政權首領李元昊脫宋自立,稱帝以後,去宋封號,改元“天授禮法延祚”,建國號“大夏”。

在去年,西夏景宗李元昊寫信通知宋朝,希望他們承認這一事實,但這又如何可能,宋朝大多數官員主張立刻出兵討伐西夏,興師問罪。

於是宋仁宗於當年六月下詔削去元昊官爵,並懸賞捉拿,於是宋夏戰爭全麵爆發。

今年三月,李元昊進攻宋朝的金明寨,七月,派大軍包圍了延州,宋朝大將劉平、石元孫奉命增援,在三川口遭到西夏軍隊偷襲,遇到西夏軍隊早有預謀的重重包圍,遭受了重大的損失,令宋朝朝野震驚。

於是朝廷對此事十分的重視,下令封夏竦為陝西路經略安撫使,韓琦、範仲淹為副使,共同負責迎戰西夏的事務,這般衙內聊的便是這些事情。

章衡聽得津津有味,畢竟從史書上看到跟現實中聽到感覺還是不同,尤其是這些衙內家中父兄都是朝廷重臣,所以知道的信息便是宋朝這個政治機構最核心的東西,更能夠感受到它跳動的鮮活的脈搏。

正當章衡聽得津津有味之際,忽而有人道:“一直聽孝寬誇獎章三郎聰慧敏銳,不知道章三郎對於西寇有何見解?”

章衡愣了愣,才意識到這章三郎說的是自己,他看了看說話的人,是韓絳的弟弟韓縝,小夥子正用挑釁的目光看著他。

曾孝寬一下子緊張起來,生怕章衡說了不妥當的話,讓韓絳等人笑話,趕緊道:“玉汝兄,章三郎才剛剛來到汴京,一直埋頭於經義之中,對於西北戰事了解不多,所以還是算了吧。”

韓縝笑道:“太學生也是朝廷未來的棟梁,怎麼可以連這等國之大事都不知道呢,如果是這樣的話,這樣人若是當官,與天下百姓又有何益?”

曾孝寬頓時語塞。

韓縝說得也不算錯,太學與國子監與普通的書院不同,這裡的學生大概率是能夠當官的,所以談論政事,關心家國是必要的素養。

韓絳畢竟年長,見曾孝寬困窘,便打圓場道:“算了算了,都在這裡暢談嘛,章三郎若是有想法,隨時可以說,也不必可以去講什麼意見不意見的,而且咱們也就是消遣罷了,所說的也是貽笑大方的看法,不必過於認真。”

韓縝見兄長打圓場,隻能作罷。

章衡隻是笑了笑,也沒有說什麼。

說實話,韓縝問他時候,他腦子裡諸多事件、人物、戰況、總結……各種信息紛至遝來。

宋夏戰爭是兩個國家的國戰,其從李元昊建國戰爭開始,至政和四年,宋軍在童貫、種師道的率領下,在古骨龍大敗西夏軍。又在宣和元年,攻克西夏橫山之地,西夏失去屏障麵臨亡國之危,西夏崇宗向宋朝表示臣服為終點,延綿達八十年,貫穿大宋朝的整個中後期。

如此複雜的、係統性的戰爭,又豈是幾句話能夠說清楚的,因為了解得更多,反而一下子不知道該如何說。

這在韓絳等人眼裡,便成了章衡隻是個書呆子,在他們的心裡評價便低了許多。

不過也無妨,反正他們原本也覺得曾孝寬所結交的人也上不了層麵。

韓絳那話其實也是他們慣用的伎倆,就是用來試探的,他們這麼一試,章衡沒有接招,他們便有了自己的斷定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