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天下第一;
二者合而為一,有皇權無上之意。
但年號美好的寓意,卻沒給北宋帶來好運氣,西夏的建立,挑戰了宋仁宗的皇權。
李元昊上位後,給宋仁宗寫信挑釁,平時能忍的宋仁宗,這次不能忍了,立即停止了雙方互市,剛當皇帝的李元昊,就想給北宋露兩手,不斷進攻北宋邊境地區。
仁宗原本想用這年號鎮邪,但反而動亂不已,又覺得寶元這個年號晦氣,於是用了不到三年,又迫不及待地於1040年二月換成了康定元年,
嗯,希望富足安定。
因為就在正月,李元昊的軍隊進攻到了邊境三川寨,北宋這邊有名將鄜延、環慶副都部署副總管劉平、鄜延副都部署石元孫,他是石守信的孫子,但延州知州範雍怯懦無謀。
雙方最終在延州三川口發生惡戰,宋軍被西夏軍隊斬殺五千餘人,劉平和石元孫被俘,史稱“三川口之戰”。
宋夏第一次大戰,宋敗夏勝。
宋仁宗收到戰報後大怒,下令大宋軍隊找回場子。
康定元年三月,宋仁宗將範仲淹召回京師,任命他和韓琦並為陝西經略安撫副使,配合安撫使夏竦共同防禦西北戰事。韓琦主持涇原路,範仲淹負責鄜延路。九月,範仲淹的好友滕子京也因西北戰事進擊,被派遣為涇州知州,負責防禦西夏。
而在今年,也就是康定二年的二月,李元昊將率兵十萬直抵好水川,韓琦命環慶路副都部署任福率兵數萬,迂回至李元昊軍隊後方展開進攻,李元昊在好水川發揮騎兵優勢,采用設伏圍殲戰法,這場戰鬥宋軍直接戰死一萬多人,任福自殺身死報國,其子任懷亮戰死,桑懌、劉肅等將領戰死。
宋夏第二次大戰,宋敗夏勝。
所以,在這一年的十一月,仁宗又將年號改為慶曆,也就是慶曆元年。
而此時的宋朝也將進入大家都比較熟悉的一個階段了。
此時,滕子京在涇州,設酒宴犒賞宋軍士卒,在佛寺祭祀陣亡將士,撫恤遺族,安定人心。
因為這事他在慶曆三年調任京城後,被彈劾濫用公費十六萬貫,滕子京一慌,就將賬本和撫恤名錄等全部燒光,這下罪名坐實,於慶曆四年春,謫守巴陵郡。
也就是範仲淹所寫的嶽陽樓記的的【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
不過這些暫時與章衡沒有什麼關係。
軍國大事,與他一個太學生有個毛乾係。
正月十五剛剛過完,回到太學裡,假期綜合征都沒有治愈,繁重的學業便撲麵而來了。
太學才籌辦沒幾年,支持力度也不大,負責太學的直講們對此熱情卻很高,他們想要把太學辦得比國子監還要好,按照他們的話來說,【國子監建立時日太久,已有拖遝之學風,太學該取而代之……】。
至於該怎麼取代,當然是比國子監多出進士,自然便可以證明太學比國子監好了。
他們認為,太學的學生家境雖不如國子監的監生,家庭的資源是比不上的,但太學生是選拔出來的,腦袋還是更加聰明些的,他們之所以不如監生,其實是學習資源的問題。
但太學是作甚的,它就是乾這個的啊,各類書籍教科書應有儘有,直講也更是博學鴻儒,隻要將這些補上,那麼太學生勝過國子監的那些官二代不就是理所當然了嗎?
這個事情章衡很難推斷是否正確,但已經由不得他多加思索,他的腦袋便已經被直講布置下來的任務給填滿了。
偶爾得空的時候,章衡才會想起:是特麼誰說太學生清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