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老頭給了多少?”桑柏問道。
“乾什麼?”
“我帶點回去給我媳婦嘗嘗”桑柏說道。
馬伯謙道:“你還真會疼媳婦,等散了之後去我的宿舍拿幾包就是了”。
“ok,我記住了”桑柏說道。
兩人正聊著的時候,一幫子拄拐的,輪椅飄移的進來了,坐在門口的那些人紛紛讓開了路,讓這些傷殘人士進來。
陳東升緊跟著這些人進來,直接就在門口側一點的地方找了位置坐了下來,看了一下四周,點了點人頭數之後,便站了起來。
“還有哪一家沒有來的?”陳東升問了一周。
見沒有人回答,陳東升拿出了紙頭開始按戶口點了起來,最後所有人都到了,陳東升這才說了起來。
“今天把大家招集過來是談談修路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咱們村的路是個什麼情況,以前也修過一次,不過那是小修,到現在路還不能通車,給大家的交通,還有咱們企業帶來了很多不便利的地方。現在大家都能聽到一句口號,要想富先修路!
咱們柳樹莊現在可是借著改鞋的春風第一批富起來的村子,但是我們不能在功勞薄上吃老本啊同誌們,我們得小步快跑把這種領先的勢頭保持下去,所以這路要修,咱們可以勒緊褲腰帶再過上幾年苦日子,就是為了一條內外暢通的路……”。
馬伯謙湊到桑柏的耳邊,小聲笑道:“現在東升這小子是越來越有氣勢了,曆練出來了”。
桑柏笑道:“也是啊,誰能想到前兩年還是一站到發言台就臉紅到不知所措的青年,現在一站到台子上就滔滔不絕口若懸河講個沒完呢”。
不光是桑柏和馬伯謙,其他的鄉親們此刻也在交頭結耳,整個會場如同小蜜蜂一般。
陳東升也不以為意,大家開會就是這樣,不像是彆的地方,一開會就要求全村人都聽他一個人說,這一點上柳樹莊很開明。
其實不是陳東升不想,而是他輩份在那裡擺著,麵對一幫子叔伯兄長他也不能板著臉,柳樹莊的底氣也不是來自於陳東升,所以陳東升對於這樣的會場也沒有辦法,漸漸的這樣就成了習慣,哪怕是縣裡頭頭腦腦來了,柳樹莊的集體大會也是這麼開的。
“東升,修路我們是沒有意見,隻是這費用也太高了吧,真的抽出一千多萬出去,那咱們村裡很多廠子的轉型還有升級就要受到影響了”季連勇張口說出了自己的疑問。
季連通是村裡的第一個廠長,磚瓦廠眼見著就要關閉了,新廠子正是要錢的時候,他這個新廠廠肯定要替長子考慮一下,要不然他不就成了光杆司令了。
“連勇哥,咱們先說修路的事情,廠子的事情咱們下一步再談,慢慢來”。
陳東升說完,看了一下會場:“讚成修路的大家舉一下手”。
唰!
整個會場幾乎是沒有人不舉手,大家對於修路還是有清醒認識的,誰不喜歡路近一些,以前走路到鎮上七八個小時,修了一下路後變了三個小時,時間一下子縮小了一半,現在這路要是修好了從村裡到鎮上能縮到一個小時內,如果換上了小車的話,那在五十分鐘左右,這進步不可謂不大。
“看來對修路的態度都很明確,這路是一定要修的”陳東升特彆注意了一下桑柏,看到桑柏把手舉起來,陳東升的心底暗暗的鬆了一口氣。
“那接下來就是這路該如何修,我這邊也問過了一些專家,設計了最最平衡的方案,那就是在三個穀地上建三座橋,大家來看一看,這是地圖……”。
陳東升說著,把一個破電視電線給拿了出來,撥了幾下子拉成了一個教鞭的樣子,開始在房間的牆麵上村子周圍的地形圖上比劃了起來”。
“這三座橋第一座很關健,要的承重力也大,因為這樣的話咱們工業區裡的東西才好運的出去,至於剩下的兩座橋我覺得也得建好了,但因為條件資金的原因,就第一座的要求要低上一些,我這邊想的是能承重十噸,這樣的話咱們村裡的桃子等農產品運出去也方便,至於路麵呢,還是因方資金的關係,咱們可以先擴,等著以後有了資金再上柏油路……”。
陳東升講的十分詳細,一聽就知道這方案不是在他的腦子裡一天兩天了,可見陳東升這村長乾的還是有模有樣的。
陳東升一說完,詢問大家意見之後,所有人幾乎都唰的一聲轉到了桑柏和馬伯謙這邊,因為村裡就這兩個算是有文化的,大家都有點唯這兩人馬首是瞻的意思。
“你先說說?”桑柏完意馬伯謙先講。
馬伯謙也不客氣,他總的來說支持陳東升的方案,不過他的意思更激進一些,那就是要修就一次性的修好修到位。
輪到桑柏說的時候,大家都沒有想到桑柏會支持馬伯謙的意見,他的想法是直接在攔住內外的兩個關健山體上再打兩個隧道,一共一點五公裡,這樣三橋帶一個隧道直接能把去鎮上的路程控製在三十分鐘以內。
桑柏算是想明白了,既然擋不住那就一步到位,直接乾出個幾十年的便利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