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熱鬨(2 / 2)

大時代中的小農民 醛石 6183 字 11個月前

“行!”

聽了這話,小攤主婦人帶著小跑奔回了家裡。

周國華等人繼續向前,郭長友則是笑道:“你說咱們回去的時候能不能看到煙花?”

“我估計這事不太可能,加起來快五千的貨,她那攤上能有?對於她來說這門生意冒的風險可不小,咱們還沒有掏押金”劉玉安笑道。

桑柏道:“你們這些人真無聊,沒事逗小販乾什麼”。

“這話說的,做生意不冒風險做的什麼生意,咱們可都是這麼過來的”周國華笑道。

桑柏笑著搖了搖頭心道:有錢人的惡趣味,就喜歡把人使的團團轉,偏偏還能讓你開心的團團轉,因為能賺到錢。

走了幾米遠,桑柏就看到了以前吃過的麵條攤子,原來攤主兩口子今年依舊在路邊支起了攤子。

“走,咱們吃碗麵去”桑柏笑道。

“咦,這家攤子還在啊”郭長友也想起這位攤主了。

周國華和劉玉安兩人聽了也不多話直接跟上了桑柏的步子。

“來四碗麵,我的要大肉,加上一份小排一份大腸,外加一個荷包蛋”桑柏大聲說道。

“好咧!您先找個地方坐下來,等會我給您端過去”攤主這邊聽了笑著說道。

當他看清了桑柏,又笑道:“您可好幾年沒有來過了”。

桑柏驚奇道:“您記得我?”

攤主笑道:“我當然記得您了!”

桑柏這邊正驚歎於攤主的記憶力,哪裡知道攤主這邊對他的印象就是來自於柳樹莊,幾年前吃飯的時候桑柏的打扮還有身份讓這攤主想忘也忘不掉啊。就像是一個人撿到了一塊金子,怕是過上十年他也能想起來那塊金子大致長什麼樣。

桑柏這邊說著往攤子後麵擺桌子的地方看了看,發現每一張桌子都是滿的,吃麵的人比他記憶中可多多了去了。

“生意很不錯呀,對了,你怎麼還擺攤子啊,不盤一家店?”桑柏問道。

攤主道:“年紀大了做不了店麵了,也在縣城盤了一家現在兒子正在做著呢,我們老孤倆(土話指夫妻)就在這兒,有集的時候出個攤子,沒有集的時候就在家裡玩”。

“你這日子過的逍遙”劉玉安說道。

這會功夫周國華等人也點了麵,每人都加了幾份料。

“這麼大年紀了穿暖吃飽就行了,也沒有多大要求“攤主說道。

“你還沒有多大要求?這鎮上除了魯獻國家的院子就數你家的院子最好了,裡外兩進的大院子,四周都是二層的”。

這時一位吃麵的客人笑道。

攤主這邊傻笑了兩聲,算是默認了這位的說法。

這時候有一桌人離開了,攤主抄起了抹布飛快的把碗筷收拾了一下,然後讓桑柏四人坐下來。

等著把碗筷收好,又用乾淨的布子抹了一下,這樣原本桌子的水漬就不存在了。

麵上的很快,肉什麼的都是做好的,麵條一下鍋之後滾上幾滾就好了,而且麵條是手擀的,麵粉也挺講究的,雖然比不上柳樹莊出的高筋粉但人家裡麵加了豆粉之類的配料,吃起來口感也不錯。

麵上來了,桑柏喝了一口湯,覺得味道還是老味道,重口味的老鹵味道略微有點辣,是本地的口味。

抄起了筷子夾著麵吸溜了一口,麵條爽滑,手擀的麵條比機製的味道要好上不少,隻是這時候做的人越來越少了,很多人都是用的麵粉鋪子的機器製的,那樣做出來的快價格還又低,手擀麵複雜還費時,像是這個麵攤子,是兩個人擀麵,一個是攤主的丈夫一個看樣子也是親戚,這些做小生意的都是這樣。

“麵條不錯!老板,有沒有蒜頭?”郭長友說道。

作為一個北方長大的人,吃麵不加蒜味道少一半嘛。

老板這邊連忙又給找來了蒜頭,這邊人吃麵可不帶蒜的,所以他自然也就沒有問客人需不需要。

吸溜了一碗麵之後,桑柏彙了賬,幾人繼續往前逛,沒多久就見到了一個唱大戲的攤子,直接搭了一個台,上麵裝扮起來吚吚啊啊的唱著,下麵有個人托個盤子在人群中穿來穿去的收錢。

有的人給錢,有的人則是一看到收錢的人立刻轉頭就走了,還有些人離著老遠的看白戲。

每一次收錢的人繞一圈,台子麵前的人群就薄一些,愛占小便宜的人哪裡都有,這事兒太正常了,老百姓善財難舍呀。

桑柏四人自然無需如此,原本就是來趕熱鬨的如何能不湊上前去玩耍一番。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