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女孩子也可以幫扶家族,原來女孩子也可以光宗耀祖。
現在誰看了明家人不誇一句有先見之明。
他們家算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了。
跟他們打了招呼,明爸爸重新啟動了車子。
車子停在門口,明爺爺和明奶奶早就翹首以盼了。
“爺爺,奶奶,大伯母......”
明月一一打招呼,然後從後備箱拿出不少東西。
“看這丫頭大包小包的,還真是發達了。”
“還用你說,不發達能建宗祠?”
“怎麼這風水就旺到他家去了?”
“不然旺你家,去你家你們也抓不住。”
女人被說的臉一黑。
明強在村裡是出了名的心直口快。
“去他家了又怎麼樣,遲早要嫁出去。”
這是明月沒聽見,不然高低得說一句太子媽。生了個兒子好像改變性彆了一樣,自己是女的卻打心底看不起女性。
“我兒子以後可是給我摔盆的。”
說到這女人驕傲了起來,對明月的嫉妒消散了不少。
“聽說你家狗剩上次數學考了八分,你還是多專注專注孩子學習吧!在說了,就算沒有明月,明晨也比你家狗剩有出息。人都死了,還惦記兒子摔盆,有毛病!”
男人抽著便宜的煙,吐著煙圈,應是抽出了享受的感覺。
“總比你沒兒沒女強。”
女人氣不打一處來。
“我說實話你又不愛聽。”
明強四十多歲了,年輕時候結過婚的,老婆沒幾年得大病去世了。他也就一直這樣過了,也沒個兒女。
“我兒子叫明輝,你再叫狗剩看我不撕了你。我兒子長大了給我買大房子,你沒人養老,以後死了都沒人知道。”
她兒子生下來瘦小,都說賤名好養活,所以當時公爹叫他狗剩。
上戶口改了名字叫明輝,但是村裡人還是叫狗剩,女人聽到就會瘋狂罵人。她覺得自己的兒子一定會有大氣候,那個什麼朱元璋以前還是個放牛娃呢,說不定她兒子以後也能當大官兒。
“我老了有國家養老,可比你兒子靠譜多了。有能力的早就去縣城買房了,你還在地裡刨食,做著白日夢等你兒子當大官。你怕不是看明月出息了,以為你兒子也一樣吧?”
明強嘴巴說話不好聽,好在也不會輕易懟彆人。
不過她跟狗剩媽,一直就不對付。
起因是明強家養了一頭牛,她說家裡男人不在,想借牛用用。
明強看她可憐,借給他了。
結果那女人不是自己牛不心疼,不給牛休息把牛累病了。
明強一個單身漢,又有著一把子力氣,所以經常給村裡人搭把手。
他很寶貝自家牛,這女人可算是把他惹毛了。
有羨慕的,也有酸的。但是他們不敢當著眾人麵說難聽話,畢竟吃人嘴軟,拿人手短。
明月給村裡貢獻了不少,跟狗剩媽一樣沒臉沒皮的少有。
明月一家人吃完飯,村長也來了。
“村長”
明月起身打招呼,畢竟對方是長輩。
明媽媽去廚房洗了些水果出來。
“早就等著你回來了,托你的福我們村宗祠建好了。明天舉辦落成儀式,要剪彩掛匾,到時候你一定要參加。”
以前的宗祠上麵的“明氏宗祠”幾個字是描上去的,現在有明月資助,財大氣粗,直接定做了一個大牌匾,
“不用了,你們是長輩,到時候你們剪彩就好。”
明月推辭道。
他們這邊宗祠觀念還是很強的,所以父母讓她回來她就回來了,也順便看看父母。
這剪彩她總覺得不太合適。
“這不行,宗祠是你出資的,村裡人都清楚,你不去誰敢去?”
村長嚴詞拒絕。
“那這樣,我讓我爸去。”
雙方商量片刻,明月決定道。
在外麵,明月可以跟那些各領域長輩談笑風生。
但在村裡,這些同在一個族譜的長輩,她一個年輕人上去剪彩不太合適。
雖然錢是她出的,她剪彩無可厚非。
但她本也不在意這個風頭,讓她爸爸去簡直是兩全其美。
“也行,反正錢是從你們家出的。”
說定了大概流程,村長就離開了。
村裡人看村長到明月家去,大概也能知道是為了什麼事。
“明老二家真的是長臉了。”
“誰讓他女兒養得好。”
“娃娃還是得去大城市讀書,更有出息。”
......
三三兩兩的人圍在一起感慨,不由眼饞明月這麼個寶貝女兒。
以前說明爸爸一根筋的人,現在卻敬佩他。
一聲雞鳴,裡坳村村民陸陸續續起床。
穿衣服洗漱聲,洗臉水聲,廚房鍋碗瓢盆碰撞聲,大老爺們吆喝聲......
裡坳村瞬間熱鬨了起來。
因為今日有正事,孩子們也早早被弄醒。
早上的裡坳村跟過年一樣熱鬨,能回來的人都回來了。
無論是已經在城裡買房的,還是在外務工的。
正好周末,孩子們也都放假了。
每家每戶拿著小圓盤,裡麵放著供奉祖先的供品,另一隻手還提著香紙炮竹,有些高個子孩子,手上還抱著煙花。
儀式還沒有開始,要先等剪彩。
明爸爸今天穿著一身中山裝,個子高高的,看起來十分精神。
這是明月親自給他做的,之前學習製衣的時候,給家裡人做了不少衣服,還給他做了一身西裝。
昨晚上就在那比劃了,最終還是選擇了這身中山裝。
村裡一直主持各種重大事件的司儀走到了前麵,洋洋灑灑說了一堆開場詞。
明月和其他人都在下麵看著,人數雖然沒有過年多,卻也是裡坳村難得的熱鬨。
明月看著台上講話的人,其實高手在民間這句話一點沒錯。
村裡紅白喜事,房屋落成都是他講的。
每次講話都不重複,詞一套一套的,就這麼脫稿說,還很押韻。
主要是大家都能懂,氣氛也能帶起來。
這是門大學問。
等大家熱情都起來了,前麵宗祠前停止了講話。
兩個青壯年男子抬出了匾,他們走得四平八穩。
村裡老人組成的鑼鼓隊給他們敲鑼打鼓點著節拍,配著樂。
聽著村裡傳統的曲子,明月突然有了靈感,她是否可以融合裡坳村傳承下來的曲譜,創作出具有獨特鄉村氣息的歌曲?
不過很快她就重新看到了前麵,因為明爸爸上去了。
村長站在一旁,由明爸爸掀開了那紅布遮掩的牌匾。,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