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韓信《將軍行》(2 / 2)

網友B:

世人都說劉邦冤殺淮陰侯,劉邦若是真想殺他,何必等上三年,偏偏在自己離京平叛的時候殺他呢。

蒯徹遊說多年讓韓信反叛,可那個一飯千金的小子卻不忍辜負劉邦的知遇之恩。

天下已定,韓信淪為階下囚,劉邦還是去找他喝酒打趣。韓信冤死後,史書記載“既喜且憐”。

我認為一個真的沒有想過要背叛,一個也真的沒想過要過河拆橋。

回複:

(這對君臣很難說誰對誰錯,沒辦法,秦漢之際是高端局,這樣的結局是注定的。至少他們成就了彼此,也是一段佳話了。)

(老劉肯定沒打算當時就殺,因為韓信一死英布彭越他就壓不住了,一大把年紀出征還是很要命的。

但是對呂後而言,老劉自己不也能打英布嘛,所以就是,夫妻倆都挺欣賞韓信,但因為相同又不同的利益訴求都要殺韓信。

如果劉邦真的完全不想殺,不會有‘且喜’,但是如果真的下了決心,也不會有‘且憐之’。

高祖夫妻是兩個相互依靠又各自獨立政治團體,有共同利益也有各自的訴求。共同利益是殺韓信,不同訴求就是啥時候殺。

劉邦要防著韓信壞他的大漢江山,所以大概會在臨走前把韓信帶走,但是呂後要防著劉邦換太子,所以拉蕭何殺韓信,還拉攏了張良。

漢初三傑倆都是呂後的人,剩下一個死了,劉邦也就隻能妥協了。)

(就從現在的史料以及研究資料來看,他還真就沒有反。手握兵權做王的時候不反,在長安軟禁了六年被貶淮陰侯的時候突然想起來造反[翻白眼])

網友C:“念婦人,感知音,況是君。”這句寫的真的,我心裡都一酸[大哭

網友D:

信之用兵,古今一人而已。——(宋)陳亮

抱王霸之大略,蓄英雄之壯圖,誌吞六合,氣蓋萬夫——(宋)蘇軾

網友E:

“漢王授我上將軍印,予我數萬眾,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聽計用,故吾得以至於此。”

“倍之不祥,雖死不易。”

——————

漢初,劉邦和群臣看天幕又變黑,本來都打算散了,沒想到突然天幕是黑了,可竟然還有聲音傳出來!

他們於是又坐了回去,沒有畫麵,隻能豎著耳朵聽。

越聽,就越不對勁。

……

這音樂播完,天幕就又光芒四射,接著,一排排的後人評論湧上來。

……

沉默,是安靜到令人害怕的沉默。

眾人的眼睛來回瞟著事件的幾個當事人,卻誰也不敢開口先說話。

這天幕,要麼不放我們大漢,一放全是驚天動地的消息。

劉邦先出聲了,他直接朝韓信喊:“‘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聽計從’?這些話你什麼時候說的!!!”他不可置信。

這話他怎麼沒聽過,這韓信是傻子吧,怎麼好話在背後說!

想到後麵韓信死了,他還“且喜且憐之”,劉邦又一陣心虛。

唉,做皇帝真不容易。

被貶為淮陰侯的韓信早就已經破罐子破摔了,又想到自己的死法,委屈了。

反正都這樣了,他還顧忌什麼,沒好氣地說:“攻打齊國時,項羽派使者說服我三分天下!”

……你可真行,那你不給我說上幾句,表表忠心,還給我寫信要封你做齊王安定齊地?!

劉邦覺得後人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