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俏皮地吐了吐舌頭,自嘲道:“看樣子,我確實不太擅長起名字,單看我們家混沌鋪那樸素直接的名字就知道了。”
鄭程華靈機一動:“不如就從我們三人名字中各取一字,既有寓意又不失個性。”
薑美君點頭讚許:“‘清’字,寓意清新雅致,恰好符合我們女子溫婉的氣質。”
“那我就用‘晚’字。”
鄭程華淡笑回應。
海雲輕笑聲如銀鈴,“我這裡隻剩下‘真’字了。”
於是,薑美君筆下一揮,四個大字躍然紙上——“清珍尚晚”,每一個筆劃都蘊含著三人合作無間的願景與期待。
寫畢最後一個字,她手中的筆輕輕擱在桌沿,不自覺間,眼皮忽然輕輕跳動,仿佛某種微妙的預感正悄然萌芽。
這不經意的顫動,讓她心中驀然閃過“清湯掛麵”這四個字,或許是那份清澈與純粹的聯想,讓她覺得兩者之間存在著某種難以言喻的聯係?
不出所料,當她提出這個名字作為繡坊的新稱呼時,周圍的空氣仿佛凝固了一瞬,隨之而來的是幾聲輕笑,夾雜著幾分明顯的不以為然。
這種反應,對她而言已成常態,名字的事,便隻好暫且按下不表。
轉移話題,三人聚精會神地討論起繡坊未來的發展藍圖,一股新的活力在空氣中流淌。
薑美君動作乾脆利落,從袖中取出沉甸甸的五十兩銀票,那一刻的果斷,如同夏日驟雨前的閃電,瞬間照亮了繡坊昏暗的角落。
時值災後,市井生活艱難,店主本欲借此機會抬價,但一聽是薑美君,那位在民間口碑載道的第一夫人,態度瞬間逆轉,非但沒有漲價,反而慷慨給出了九折的優惠,眼神中滿是對薑美君敬佩與信任的光芒。
握著購得繡坊的契約,薑美君眼中閃爍著對未來的憧憬,心中已經勾勒出一幅幅翻新後的美麗圖景。
與此同時,她迅速作出決定,派遣信使前往衛家溝,召衛褚前來助陣。
這一決策,如春風拂過湖麵,預示著繡坊變革的漣漪即將泛起。
消息傳至家中,衛褚的行囊迅速收拾停當,而衛暉卻在家裡發起了脾氣,鍋碗瓢盆無辜成了他的發泄對象。
他憤憤不平,為何大哥、二哥都能參與到縣城的大事中,獨留自己守著餛飩攤,心中的不滿像野草般瘋長。
這時,薑美君用她那特有的溫婉語調,輕撫著衛暉的頭,半開玩笑地道:“小家夥,吃醋也要講道理,我這是帶二哥去城裡尋個好姑娘,你難道也急著要找媳婦不成?”
這一番話,如同春日暖陽,瞬間驅散了衛暉心中的陰霾,他那不服輸的倔強神情也化作了靦腆的笑容。
臨彆之際,衛暉從自己的小金庫中抽出一半的錢幣,偷偷塞給衛褚,帶著兄弟間的默契,低聲囑咐他到了城裡彆忘了給未來二嫂帶上鮮花和糖果,因為在衛暉看來,懂得為心上人付出的男人總是格外有魅力。
而衛褚,一路上隻當這是薑美君的玩笑,心裡還嘀咕著薑美君是不是想讓自己這個老三也快點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