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人不僅垂涎大宋的富饒和繁榮,而且被鐘靈毓秀的大宋文化所迷戀,爭相尊崇大宋文化。
尤其那些高高在上的貴族,學說宋人話、研讀宋典籍、著宋人服飾、遵循宋禮儀等潮流,已成為上層生活的主流。
然而,對於一千多年前的荊軻刺秦事件,了解其內涵的西夏人,卻寥寥無幾。
如同是一種諷刺,邢恕用流利的黨項語講故事。
那段蕩氣回腸的刺殺,將好多黨項人代入其中,結束後仍沉浸在故事中。
尤其對荊軻悲壯的結局,充滿無儘的遺憾。
正當眾人還在回味著那段曆史時,邢恕卻憂慮重重道:“夏王,吐蕃敗兵潛入王城,假冒使團之事,實在耐人尋味。外臣心中不禁生疑,此事背後是否有一夥大勢力在暗中操控,企圖效仿荊軻,行不軌之事呢?夏王,此事絕不能掉以輕心,謹防圖窮匕見······”
老狐狸,又要在我君臣之間播猜忌的種子。
若非我君臣深知西夏與青唐吐蕃之間微妙的利益關係,現在的猜忌已彌漫大殿。
三人成虎。
謠言如野火,一旦點燃,便可能愈演愈烈,直至以假亂真。
李乾順深知此理,他不願讓邢恕繼續在朝堂之上興風作浪,於是蹙眉不悅道:“宋使,你所說之事,朕已派晉王前去調查。待真相大白之日,朕定會給宋皇一個滿意的交代······今日朝會就到此為止吧,朕有些乏了······”
話音未落,李乾順已起身離去,留下滿朝文武麵麵相覷。
邢恕看著李乾順匆匆離去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微笑。
小樣,現在不嘚瑟了?
宋夏之間的博弈,才剛剛開始。
朝臣出殿,紛紛交頭接耳,目光有意無意在邢恕身上閃爍。
邢恕毫不在乎這些仇視的目光,大喇喇離去。
後續事態發展得異常順利,李察哥迅速揭開了西夏軍出兵青唐的真相。
原來,這一切竟是由右廂卓羅監軍仁多保忠擅自行動所致。
他私自調動兵馬,意圖協助宋軍抵禦西吐蕃的侵襲,卻不料因此與宋軍產生了誤會和摩擦。
李乾順大為震怒,卸仁多保忠兵權並降職,同時鄭重保證,西夏對青唐之事置身事外,兩不相幫。
就連李乾順都沒感覺到,他心中猜忌的種子已經萌發,剝奪仁多保忠兵權就是見證。
邢恕則躊躇滿誌返回大宋。
此次出使極為成功,更揚國威。
大宋要的就是西夏置身事外的承諾,他明白,自己已然通過了皇帝的考驗。
回到汴京,還有一場更為激烈的鬥爭在等待著他,需要他去拳打腳踢。
朝堂才是他的陣地。
······
定州開元寺的莊重與靜謐並未平息蘇軾內心泛起的漣漪。
他注視著跪在地上叩頭的太監,心中百感交集,更是勾起他一絲淡淡的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