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0章 上校的條件(2 / 2)

戰場合同工 勿亦行 3622 字 2個月前

“那是一個童兵訓練營,烏乾達抵抗軍在那裡隱藏了足足四五百人的兒童兵。他們在和政府軍的對抗之中,起到過很重要的作用。領頭的家夥,是我的仇家。”上校沉默了一會兒道,“如果你們乾掉他,或者就能接管這支兒童軍。”

“童兵!”蛇眼吃驚地道。

沒人真正知道全世界到底有多少娃娃兵,但據一項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全球娃娃兵總人數超過30萬人,幾乎占了全球衝突交戰方士兵總人數的四分之一。直至今日,全世界19個國家的70多個軍事組織,都曾招募和利用娃娃兵戰鬥,這還是有記錄在案的。

非洲地區的兒童兵現象更為嚴重。烏乾達的叛亂組織更是經常利用綁架等手段抓捕兒童,讓這些十歲左右的孩子迫參加戰鬥。這也是烏乾達抵抗軍聲名狼藉的原因之一。

從心理學方麵分析,十三四歲的青少年一般都有“青春恐懼症”,他們這個年紀喜歡叛逆、衝動,在戰場上會比成年人更無所顧忌,更不計後果。另外十三四歲的青少年更容易接受戰爭“亞文化”。

亞文化是指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現象,屬於某一區域或某個集體所特有的觀念和生活方式。對於十三四歲的青少年而言,主流文化應該是念書、行善,而叛亂武裝組織為他們營造了一種“亞文化”氛圍,讓兒童兵善戰、在戰爭中殺人。

武裝組織會為兒童兵的殺人行為冠上一些“民族解放”等口號,有這些道德上的支持,兒童兵在戰場會更勇敢、殘忍。因為他們還未成年,缺乏道德負罪感,所以這些兒童兵往往比成年人更殘忍。

“你要我們雇傭兒童作戰?你它媽的把我們當成了什麼人?!”蛇眼厲聲道。

“上校,我們要的不是一群會殺人的孩子。”林銳沉下臉道,“我們要的是雇傭兵,或許我們不是什麼好人,但至少我們要招募的是有自主能力的成年人。”

“省省你們這種自以為是的高論。我們都知道雇傭兵是怎麼回事。”上校緩緩地道。“你們也根本不知道兒童兵是怎麼回事。但是我知道,我自己就曾經是個兒童兵。

在七十年代,我才十歲就入伍了,先是做了一周的搬運工,運送彈藥;接著被訓練去戰鬥,學習如何使用砍刀、地雷和機槍射擊,發射火箭推進式榴彈發射器。

一個星期後,他們就命令我去搶劫和殺人。他們說:‘現在我們已經給你權力去殺人,你必須這樣做,如果你不這樣做,我們將殺了你。’幾小時後,我們來到一個小村莊搶食物和用品。村莊裡大多是婦女和兒童,他們命令我必須殺死這些人。

我隻是停頓了一下,他們便用砍刀砍我。“上校卷起了袖子,他手臂上的傷疤累累。

”於是我閉上眼睛開始殺人,那是一段太痛苦的經曆。在之後的幾年內,我被迫犯下許多暴行,殺了很多平民,隻有殺了他們,我才能活下去,有東西吃。

關於無辜平民的生命,我來不及想那麼多。直到05年,他們陷入烏乾達政府軍的埋伏,大部分被政府軍抓獲,我才算是從那個鬼地方脫身。”上校平靜地道。

“這跟我們沒有關係。”林銳搖頭道。

“我手下都是經受過訓練的好手。你們如果幫我拿下那個訓練營,我就把我的手下交給你們。他們應該也很樂意出去當傭兵賺點錢,以後好融入正常的生活。但是作為交換,你們得釋放那些童兵。”上校看著他道,“並且把那個訓練營的負責人交給我處理。這是我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