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看......”
林逸沒有查看手術間造影設備上的影像,反倒將右手,伸向了患者胸腔,畫出出血點位置的區域。
【提示:指引導管距離出血點,還有3mm距離,直線向上即可。】
“莊醫生,再直線向上3mm,將到達最準確的出血點位置。”
係統提示出現的第一時間,林逸就為莊豎給出了最精確的提示。
其實在設備不完善的情況下,莊豎也沒有林逸的係統提示隨時指導,僅憑經驗和深厚的個人能力,就能做到這種程度,已經非常值得驕傲。
如果沒有係統提示的存在,換做林逸自己上手,估計做出來的效果,絕對達不到莊豎現在這種水準。
攻關小組能吸收到這麼一位高水平的外科醫生,假以時日,絕對是林逸最大的助力之一......
“3mm!”
“好的,馬上執行......”
莊豎心頭一驚,馬上還是按照林逸的指令,繼續將指引導管推進3mm。
他現在完全可以實錘,林逸絕對有一種手法,可以直接感應到人體內部的血管分布,甚至裡麵的血液走向情況。
否則對方連大屏幕中的血管造影影像看都沒看一眼,就能做出這麼精準的判斷。
3毫米,連這麼微小的一絲差彆都能發現,不合常理到讓人想不震驚都難。
莊豎自認為血管介入技術,放在國際醫療界,也算的上第一梯隊的存在。
借助精密的儀器設備,每次封堵出血點,估計都無法精確到毫米這個級彆。
雖說主動脈內的封堵,幾個毫米的誤差,絲毫不會影響到支架的封堵效果。
但這對患者愈後速度,甚至血栓的產生,卻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孫老頭,看出來了嗎?”
“能確認是觸診手法中的某種手段嗎?”
“出血點竟然能精確到毫米級,這也太過於恐怖了吧!”
“學會了這種觸診手法,是不是意味著,中醫直達精確病灶,也有了某種理論上存在的可能......”
遊昌明捏緊拳頭,防止渾身出現不可控製的顫動。
一而再,再而三,現在他完全可以確定。
林逸精確的找到患者血管上的出血點,一定是采用了不為人知的某種中醫觸診手段。
這一完全能顛覆現有中醫理論的發現,讓遊昌明想不激動都難......
中醫被普通患者最大的詬病是什麼?
不就是每次診斷結果,在患者看來都有點模棱兩可,無法直指重點嗎!
而林逸這種觸診手法的出現,卻完全可以杜絕這一點。
讓中醫接診患者,不但能做到精確及表,還能深入到裡的全方位診斷......
“誰說不是呢......”
孫錦程也是激動的,好半天一句話說不完整。
直到狠掐了好幾把大腿內側的軟肉後,這才齜牙咧嘴的稍微平靜下一點。
“這種中醫觸診手法要是能在全華夏普及,絕對是中醫史上最有效的一次變革,必須載入華夏中醫史冊!”
“可為什麼先生能用的出來,我等所謂的中醫大家,連聽都沒有聽說過呢?”
“這到底是一種更高級彆的修煉手段,還是中醫觸診手法,實在不好下定論!”
“沒認識先生之前,我不相信氣的存在!”
“見識過先生種種神奇的手段,強健的體魄,悠長的呼吸之後,我有點不相信自己的相信了......”
林逸這種玄奇手段的出現,讓孫錦程雙眼放光,忍不住激動的同時,內心又不得不產生深深的憂慮。
從對方刀法、針法、直到多次出現的近似於透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