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兒小的時候並不聽話,大哥最喜歡揪著他耳朵說教。他的右耳後有一片黑色的胎記,大哥說估摸著是自己給扯出來的。”朱棣歎息地一屁股坐在了地上,雙手耷拉在雙膝,不知該說什麼了。
沒錯,鄭和給他帶回來的,正是出逃皇帝朱允炆的屍體
“他是怎麼死的?”朱棣輕聲問道。
“微臣是在一座土著小島上尋得的允炆爺,但那時,他的身體狀況已經非常差。因為奸人所害,允炆爺染上了很深的黑土之癮,骨瘦如柴,神誌不清。微臣調撥了最好的隨行醫師診治,最後也沒有保住他的性命。大概七天之後,就衰竭而亡了。”鄭和本想帶活的建文帝回朝,可惜天不從人願。
朱允炆死後,鄭和要往大明趕,但季風不對,拉長了行程。為確保屍身不腐,隻能用了鹽染之法,將其煉成了乾屍帶了回來。
“侄兒啊,你逃了十年,我找了你十年。叔並不想要你命來著,你這又是何苦呢?”朱棣輕撫著乾屍的人頭,就像過去教育自己的侄兒一般,就像大哥還活著的時候一般。
“爹,節哀。”眼見老爹淚眼婆娑起來,朱高熾上前勸解道。
“他是我朱家的後人,斷不可漂泊在外變成了孤魂野鬼。”朱棣揮其衣袖,擦去了眼角的淚光,“無名,安排人手,將其連夜運抵皇陵,安葬在我大哥的墓室之內,這是我欠大哥的。”
“明白。”無名迅速蓋上了木匣。
“鄭和,你一路辛苦了,需要好生休息。話說,有多少人知道他是他?”朱棣話裡有話。
“陛下放心,知道允炆爺身份之人,除我以外已經處決在了路上。”鄭和當然知道朱棣的意思。
“乾得好,辛苦了。謝謝你接我朱家後人回家。”朱棣用力地拍了拍鄭和的肩膀,“還有一事,你找到侄兒時,他有沒有透露傳國玉璽的下落。”
“回陛下,允炆爺說了,玉璽被一海外賊人奪去了,正是讓允炆爺染上毒癮,棄之不顧者。”鄭和滿心愧疚,因為這一路上根本就沒找到嗎嘍的行蹤,甚至是允炆爺所在,都是嗎嘍送信才知曉的。
“看來有人是想戲耍我大明王朝了?鄭和好生休息一段時間,準備第四次下西洋吧。這次朕親自給你送行。朕再無其他任務要求,能不能拿回傳國玉璽也無妨。但朕一定要那家夥死無全屍,人頭必須像允兒一樣,醃製好了帶回來給朕嘗嘗。”朱棣麵露猙獰,第一次,想吃人了。
“微臣遵旨。”鄭和鞠躬行禮,看來第四次遠航已經在所難免了。
很快,無名便叫來了八名侍衛,他們小心翼翼地抬起木匣,快步離去。看著木匣離去的方向,朱棣還有一些那麼不舍。
這造反稱帝的一生,朱棣從不覺得虧欠過任何人,除了已故的大哥,還有這不懂事的侄兒。其實如果當時能坐下來好好聊聊,或許都不會是今天這般天人永隔的景象。他燕王還能是邊塞驅逐蠻夷的英雄,也不會被民間唾棄成不忠不孝的皇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