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弟,此話怎講?”鄭和詫異道。
“他在秀他媽啊!”林川都不知該用什麼表情去看跪在麵前的老六。
“如果隻是這等苟且之事倒也還好,隻要不傳出去也不會有何事端但這家夥竟然”鄭和被氣得都不知該說什麼好了,他與黃淮是莫逆之交,有著十幾年的兄弟之情,算是官場裡少有的知己。畢竟這老小子雖然嘴欠了一點,但確實有才,又不貪腐,值得深交。
“說吧,你到底還乾了什麼好事?”林川也來了興趣。
“我我編著了一套真太祖實錄。”直到此刻,黃淮才道出了緣由。
原來,很久以前他就曾插手過太祖實錄的編排工作,這堪稱史料文獻的東西,一向都是由史官負責完成主體,他們這些編著總裁是負責給文章潤色即可。其實前麵一版就非常不錯了,但朱棣看了很不喜歡,畢竟裡麵如實記錄了靖國難,清君側的自己,還把建文帝那一段寫得極為詳實,包括方孝孺被誅十族也給整裡麵了。
結果很簡單,負責主體的史官死透透了,再來就將這工作交到了黃淮手中。老黃多聰明的人啊,當然知道朱棣想看見什麼樣的太祖實錄,隻可惜他不是解縉那恬不知恥的孫子,可以在方孝孺死後,給朱棣寫什麼順應天意繼承大統的詔書,剛開始的那幾天,黃淮一改太祖實錄就惡心地想吐,終於在一天醉酒之後,他義憤填膺地寫了一套真太祖實錄,將朱棣是如何卑鄙無恥違背祖訓,誅殺忠臣,陷害舊吏統統寫了進去。
等他酒醒之後嚇得一身冷汗,將這部分真太祖實錄全給帶回了家中。本來他想銷毀的,但一想到自己千古之後,後世知真相者,看到了他所總裁編著的太祖實錄還不要唾棄他的墳頭,說不定連他祖墳都要受到牽連。
一個文人的窮酸自好之心,讓他舍不得銷毀這套書籍,於是乎他就將其藏了起來,打算作為陪葬品,一起埋於地下,等到了陰曹地府,也算給太祖朱元璋有個交代了不是?
“所以說,你寫了一本編排皇上的書,你還舍不得銷毀,你還他嗎把書藏在哪的消息,給告訴韃靼小妮子了?”聽到這裡,林川都想給黃淮鼓掌了,他這一套作死小連招,閻王爺都要站起身來給他敬酒了。
“其實,真太祖實錄是一套,不是一本,我分為了上中下三卷,分彆藏在了不同的地界。”黃淮怯弱地豎起了三根手指來。
“我真服了你這老六了。”林川深深歎息道,“既然你是大哥引來的,彆說我不幫你,等你死後我一定給你寫兩副挽聯,一副死有餘辜,一副死不足惜,你自己選吧。”
“彆啊方大人!我死沒有什麼,但我一家妻兒老小要被牽連,可是無一幸免啊!你不看在鄭和大人的麵子,也要看在我朝堂之上戳破韃靼奸計的忠烈,救我一把啊!”黃淮物理層麵地抱住了林川的大腿,說什麼也不放手,眼淚鼻涕都抹到林川褲腿上了。
“喂,放手喂!你這怎麼救?生死簿上你的名字都是用刀刻上去的,誰能幫你?”林川是真不知道怎麼幫這孫子了。
“其實那天從時之沙出來,我有看到那蠻族女子堵住了你的去路。賢弟,你和努哈爾家有不少淵源,是不是與之相識?當初黃淮在朝堂之上與那韃靼特使有了過節,看能不能你出麵去說說情,把這事就這麼抹過去,救黃淮一家老小吧。”鄭和終於說出了為什麼找林川的原因。
“假設,他們已經把這三本書給拿了,那還說個屁情啊!直接等死不就好了?”林川說到了重點。
“不會的!我藏的地方連我自己想拿,都會鬨出大動靜來。他們是韃靼來的特使,又不是地方官員,真這麼在京師鬨事,他們死得比我還快。”黃淮堅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