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家小子,彆傻愣著了,上前領旨啊。”朱棣笑著催促道,已經毫不掩飾自己對他的寵溺。
“皇上,我是方孝孺的孫兒,你可記得?”林川沒有動,保持著跪地的姿態詢問著。
“一天都未曾遺忘,你十歲那年,是我下令發配你去塞外戍邊。”朱棣不再逃避自己的過錯,皇上並非真龍天子,皇上也是人,那麼是人就會犯錯。認錯,改錯,也是一種修行。
“皇上殺我十族,所有人都覺得我終有一天會反,您不怕嗎?”天上天下,敢如此對朱棣說話的,恐隻有林川一人。換另外一個如此放肆,下一秒已經被拖到菜市口,等著砍腦袋了。
“為報私仇而反?我不信方家的血脈,能生出這般狹隘的後代來。如果是為天下,為蒼生而反”朱棣撫須想了想道,“那一定是朕被天下所唾棄,讓百姓沒了活路,變成了一個昏君。既然朕都變昏君了,為何不能反?”
此言一出,大殿之內一片嘩然,縱觀中原曆史,哪有一個皇帝,能說出這番言論來?
“當年朕從順天府起兵,征戰南北,清君側,靖國難。朕有私心,允炆這孩子是好孩子,隻是身邊一幫弄臣在攪亂我們朱家子嗣間的是非。朕一路殺入這金鑾殿,多少大明的好兒男就為了我朱家這點私怨,英年早逝。
朕虧欠他們,也虧欠你方家。所以朕要當一個好皇帝,為天下守國門,將襲擾中原數千年的蠻夷,趕到草原上去,讓百姓得以安居樂業,讓朕無愧身下這把沾滿了鮮血的龍椅。
如果朕是一個好皇帝,為何怕臣民反之?畢竟不得民心的造反,終將灰飛煙滅。
如果朕不是一個好皇帝,方家小子,你大可揮兵前來,清一清,朕的君側。”這也是,朱棣與林川的約定。
當想明白這一切後,朱棣不用再去擔心什麼反叛與罵名,亂臣與賊子,畢竟隻要自己是好皇帝,受萬民擁戴,一切的牛鬼蛇神都不足為懼。
在棲霞寺,朱棣當著姚廣孝說出自己所感所想所悟時,姚廣孝第一次向朱棣豎起了一個大拇哥,道,“老朋友,你成了。”
這一句成了,就是認可天下,終於得到了一位明君,至少可享朱棣這一世的福氣與盛世。
“明白了。”林川不再遲疑,起身走上前去,一把接過了劉金寶公公手中的聖旨,義正詞嚴道,“從今日起,臣就是您的嶽武穆,臣定護大明邊塞,不受任何外敵襲擾。鞠躬儘瘁,死而後已。”
這也是林川,對朱棣的承諾。
“這可是你說的,朕要是帶你去打仗,你可彆給朕嘰嘰歪歪,推三阻四的。”朱棣醜話說在前頭。
“那要看你打什麼仗?驅逐蠻夷,護我疆土沒事,一群人窩裡鬥,拉幫結派的仗,臣不打。”林川擺了擺手道。
“如果真有這種仗的話,你會如何處置?”朱棣好奇,多嘴一問。
“打不起來,因為發動內戰的家夥,活不到揮兵造反的那一天。”林川說完,朱高煦不由汗流浹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