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真的下定決心了,關於朝武百官都擔心的奪嫡之戰,朱棣決定將其消滅在無形之中。趁自己還能鎮住這群小兔崽子,必須給每一個人都畫出一條道道來。
朱棣是造反得的天下,那麼他的兒孫可以死,但也絕不允許有造反的可能。對於這個老二,朱棣是有虧欠的,他很清楚老二為了靖難付出了多少,當這叫囂的家夥脫下衣衫展示身上的刀傷時,朱棣不用去看,也清晰記得他是在哪場戰役裡挨的刀子。
其中甚至有一條,是他為老子擋刀留下的,深可見骨,差一點就活不到走進京師城門了。
有過很長一段時間,朱棣糾結於是否要立朱高煦為太子,畢竟老大宅心仁厚,即便讓他退下來,他也會安分守己,儘心儘力輔佐老二治理好這個天下。
但最後,朱棣還是放棄了這個打算,畢竟和老二比起來,天下百姓朝廷內外更加擁護的,唯有太子朱高熾。
朱棣對朱高煦其實也不錯,令戶部撥款五十萬兩,為其在青州新修漢王府,規格之大傳到現代就是妥妥的博物館了。況且,整個修建過程將跨度兩年,朱棣給朱高煦時間收拾細軟,調整心態,等新漢王府落成之後,再動身前往封國也不遲。
朱高煦見自己撒潑打滾都沒用,衣服都巴拉乾淨了,朱棣也不為所動,趕緊給一眾武將使眼色。
這些狗東西平日裡在漢王府玩小妹妹時,一個個都是說為了漢王願肝腦塗地,死而無憾。現在朱高煦要讓他們幫忙求情時,一個兩個眼神閃躲,跟他嗎喝了假酒一樣。
大家不是傻子,皇上在大殿之上,用聖旨的形式頒布命令,誰還敢出來頂這個雷?受封藩王駐紮藩地本就理所當然,誰敢勸上一句,形同勸聖上廢除太子,另立新嫡。
朱高煦在這可以一哭二鬨三上吊,皇上都不會怎麼他,畢竟是親兒子。這些武將插嘴奪嫡之事,出了金鑾寶殿,就有可能被拖去菜市口剁腦袋了,畢竟這是形如謀反的重罪。
就這麼安靜地看朱高煦表演了一刻時,最後竟是大胖朱高熾走出了隊列,恭敬行禮道,“聖上,兒臣有一言。”
“太子爺,你搞清楚自己的位置沒有?你以為是什麼讓朕夜不能寐?還不就是這麼點破事。朕幫你出頭,你卻要幫他出頭?找罵是吧?”朱棣龍顏不悅,最後都是用吼出來的。
“惹聖上煩了,但兒臣還是不得不說。正所謂家和萬事興,我與老二從小一塊長大,打斷骨頭還連著筋,老二武力卓絕,南征北戰立下不少汗馬功勞。他日還需老二馳騁沙場,兵卒,還是留些熟悉的更方便吧?”朱高熾是要幫老二保住貼身四衛的指揮權。
“是啊!爹!我還可以打仗,為大明戍邊,為您鞍前馬後,你收了我的兵,我以後還怎麼保家衛國啊?”朱高煦慌了,現在最害怕的不再是前往藩地,而是變成光杆司令。要知道手裡有兵,還有各種可能,沒人可用了,那就徹底嗝屁了。
“老大,你想清楚,朕現在可以幫你,但不代表朕天天都能幫你。你今天保了他,就要準備日後要麵對的禍,明白嗎?”朱棣逐字逐句地提醒道。
“聖上,三世因緣才修得這一世的兄弟,這是幸事,哪能成禍啊!”朱高熾笑得憨態可掬人畜無害,朱棣也隻能無奈歎息。
“罷了,允了你,是你自找的。退朝吧,朕累了。”朱棣揮了揮手,今日議事到此為止,眾文武百官陸續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