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且牢房地板鋪設的都是厚達半米的青磚,根本就不可能用一般的工具挖出地道來逃走。
一切就像獄頭所言,裡麵的人跟憑空消失了一樣,不留一絲痕跡。
“大人,是我不好,沒有盯好犯人,您把我抓起來吧,拿我治罪!”副官哭著跪倒在地,他很清楚不審理完此案,等到三司會審之時,大人會遭遇何等艱難處境。
“或許,這就是老天爺給我的命吧”看著眼下的一切,周新除了接受,真怪不得任何人。
正所謂抓賊拿贓,眼下全部的錦衣衛都跑沒影了,哪怕真是這群畜生殺光了甘露禪寺好的和尚,沒有口供,沒有罪犯,一切都可以被說成是周新的栽贓陷害,即便到了三司會審見了皇上,他也是空口白牙難以服眾。
手下們紛紛為大人出謀劃策,例如收繳了那麼多錦衣衛的貼身腰牌衣物和兵器,屍體上的傷口有仵作的證詞,都能和這些兵刃匹配上,證明受害者皆死在這些收繳的武器之下。
他們甚至決定明天委托十幾名城防官,和大人一起前往京師,當堂作證,證明確實見到了錦衣衛殘殺僧侶。
計謀聽上去都很合理,但隻有周新知道,沒有案件卷宗,沒有凶手,彆說紀綱了,就算是都察院和大理寺的官員也很難被說服。
仔細想了想,周新突然反應過來,或許還有一物,能救他的性命!
想到這裡,周新火急火燎地跑回了書房,推開了厚實的書架,從牆後暗藏的密處,取出了那隻怪異的鐵匣。幸好,鐵匣還在,而且晃蕩幾下,裡麵的東西也還在。
周新拿到它時想過去撬開它,一探究竟,但最好的工匠來看過鎖眼,紛紛表示無能為力,他們甚至沒有見過那種樣子的鎖頭。
但是,如果使用暴力破壞的打開,他們倒還是可以嘗試一下。
周新不是沒有想過,但想起孫公子的話,最終還是放棄了,或許那東西待在裡麵遠比拿出來更加安全。
孫公子,來自海外的歸國遊子,漢語雖好,但卻沒有方言韻味,無法得知是哪個地區的遊子。並且他多金,樂善好施,一直在不停地做著各種關係,卻又沒有想過靠任何生意去籌措資金,最多接受一些富商捐贈。
這樣的人,怎麼會引起錦衣衛的注意,並且要殺人滅口呢?周新本就是一代偵探級名臣,將一切細節與可疑點結合到一起推理分析後,周新懷疑,所謂的孫公子,很可能就是聖上通緝的海外匪首嗎嘍。
嗎嘍被通緝,上麵並沒有明說原因,但官場都在傳,這家夥是殺了建文帝的真凶。之所以要他命,不光因為恩怨,更因為他的手上很有可能握著流失海外的大明傳國玉璽。
一旦思緒聯想到此時,這鐵匣中藏著的東西也就不言而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