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十一年,9月16日,距離大明糧草耗儘還有兩日。夥夫早早將所有的糧食都做成了乾糧,分發給每一個人,堅硬似鐵的大餅上用刀刻著數字,告訴了每一個人,每一天該吃哪一些。
不可多食,也不可少食,戰鬥之中,如真出現力竭之時,定會一觸即潰。朱棣必須確保每一個戰士,都能用最飽滿的狀態投入到決戰之中。
當清晨的太陽剛剛露出頭,大明十萬級大營之內,所有的將領與兵卒,除了傷患皆列陣在大帳之前。
點兵台上,53歲的大明永樂帝,身著龍紋甲胄,背披鮮紅披風,腰挎金刀立於萬軍之前。一雙如鷹般銳眼掃視過全場,將還有些沒睡醒的小卒,都給嚇得一激靈,瞬間清醒。
“諸位,那座山上,有一群視我大明國威如草芥的蠻子。他們的頭頭叫馬哈木,他們稱呼我們漢人叫什麼,兩腳羊?
足可見這群蠻子,從未真正屈服於我大明!
拿著我們賞賜的恩澤,卻不斷襲擾邊塞,劫我使節,教朕做事。
他們以為我們還活在大元的朝代,是他們蠻夷隨便呼來喝去的狗。
所有人都勸朕說,皇上,你老了,國庫空了,彆打啦,難道京師不夠安逸?過幾年舒坦日子不好嗎?
不!隻要這群臥榻旁的野狗,還敢對我們呲牙,朕就不能坐享安逸!
日月所照之處,絕不容有對我大明虎視眈眈者的立錐之地!
今日,朕將與爾等共同衝鋒,諸位隻管殺賊,殺賊,殺賊!敢阻我大明鐵騎者,殺無赦!”
伴隨朱棣的一聲怒吼,七萬雄兵齊聲高呼,“殺賊!殺賊!殺賊!”
那聲音仿佛貫穿天地,震撼著腳下的土地瑟瑟發抖,數千年來,能帶領漢人大軍數次踏破蠻夷之地,猶如光臨豺狼巢穴的雄獅,僅朱棣一人。
在眾將士的歡呼聲中,一眾夥夫端來了做飯的鐵鍋,當著眾將士的麵砸了個稀碎,丟掉了鍋鏟頭巾,同樣拿起了戰刀,化身為了大明的無畏戰將中的一員。
在聲勢浩大的宣誓之後,朱棣麵對眾將領呼喊道,“林川衛指揮使於謙,上前聽令。”
“末將於謙,在!”於謙上前三步,跪於朱棣身前,那年,於謙19歲,尚未弱冠,說他是大明最小的指揮使,也不敢有人上前爭論兩句。
這昔日邊塞守軍的毛頭兵,從入伍便相伴林川左右,嘗儘戰場苦楚,深感兄弟情義,大明軍人天職,已然成為了林川希望的,可獨當一麵的大明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