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關的這些歲月裡,幾乎都是靠著公孫堂的內陸貿易養活起了林川龐大的林川衛,還有方倉數以百萬計的工人兄弟們。
林川把自己的想法和公孫堂一勾兌,公孫堂也頗為興奮,他早就對海外列國充滿興趣,正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或許每一位有才情的男人,同樣都有一顆雲遊四方的心吧?
公孫堂舉雙手讚成後,林川反倒突然愁容滿麵。他瞬間想到了一個關鍵問題,想用官船帶貨,還有最關鍵的一步要走,那就是……說服監國太子爺。
這可是人精中的人精,估計自己剛張嘴要支持鄭和下西洋,這胖子就能想明白自己要乾什麼,有這麼一位精於算計的領導,林川也隻能認栽,趕緊連夜組織話術,想想怎麼糊弄過這摳門王吧!
這一夜,回到了京師的府邸後,林川也沒有睡,他就坐在了書房前,挑燈抄寫嗎嘍的西洋生意經。
因為嗎嘍沒有手,所以隻能他來口述,林川手寫,那叫一個累啊。本來吧,這玩意要是現成的,林川壓根不用跟嗎嘍交易,隻要直接定住他,翻看他的記憶就能認全,沒必要冒險貢獻自己身體的一個小時。
隻可惜,嗎嘍口述的這些,都是他從孩童時期打拚到死,累積下的各種經驗與人脈,在他的記憶中呈現出的全是縱橫交錯的片段,不這麼口述,還真是沒有辦法提取。
在交易這件事上,至少嗎嘍沒有騙人,他是知無不言言無不儘,關於西洋各個國家什麼產品最奇缺又最受歡迎,什麼地方的富商可以溝通,什麼地方的黑幫老大可以拿出比商賈更多的銀兩,他都說得仔仔細細。
林川隻恨自己隻有一隻手,寫得飛快也不足以記錄下嗎嘍混跡半生積累下的寶貴經驗。有這本奇書在手,林川甚至覺得就算從大明運一船隊的屎出去,都能當成化肥給賣出天價回來,真是越想越興奮。
當初或許正因為大明終結了海運,才終結了華夏的國運。
如若像林川這般,借著鄭和出使西洋的這個契機,形成良性的周邊商貿往來,日後彆說帝國主義用堅船厲炮轟開華夏國門了,沒華夏點頭,他們的船能順利經過馬六甲海峽,就算他們祖上積德。當然,他們祖上都不是好人……
忙活整整一夜,林川硬生生寫了一本書出來,結束時連手都在抖,感覺比參加了七天的拉練軍事演習還要累。
不過這本《西洋生意經》真是價比黃金,當日後考古學家得見之時,都要不由感歎,這本書,堪稱攻略任何鄰邦的奇書,其曆史價值,不輸《孫子兵法》,畢竟它體現了孫子兵法最高的一招“不戰而屈人之兵!”
相信經過鄭和孜孜不倦的下西洋帶貨之旅後,最多十年,周圍海上國家將再也離不開大明這條大腿,腦袋裡再無紛爭,僅剩下兩字,“搞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