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近寒冬,綠葉已不多見,枯黃的樹林有一種步入夕陽的美感。周圍的氣溫已經隻有幾度,但坐在火爐邊也沒有多冷,捧著茶杯還能暖手,很是愜意。
“太子爺,聽我鄭和大哥說,朝廷想停了大明海運業務,不再繼續支持下西洋了。”林川等朱高熾收魚入護後,這才開口聊起了正事。
“確有此事,市舶司是太祖建朝時延續前朝而製,主要負責接待各國貢使及貢品核算,連帶海運各地稅銀,你猜一年能收多少錢?”朱高熾也不怕跟林川聊國家機密,“四百萬兩。”
“四百萬兩也不少了,太子爺現在眼界大了,四百萬都是小錢了?”林川故意開起了玩笑。
“嗬嗬,你知道為了維護海運船隻,各大造船廠還有那麼多工人腳夫,朝廷要花出多少錢嗎?這個數。”朱高熾比了個“八”的手勢,等於收回來的錢財才填補了花出去的一半,“這還不算鄭公下西洋一趟的開銷,就是一百多萬,算上贈與個藩邦的禮物,你就按200算。一年一千萬的用度,停下來也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就算你不海運,外邦貢使還不是一樣要給回禮,這錢又少不了。”林川嘟囔著。
“是少不了,但可以少出點啊。我算過,維持大明的顏麵,二百餘萬兩綽綽有餘。”朱高熾不僅會做加法,也是會做減法的生意人。
“大哥下西洋確實挺燒錢的,可弘揚國威,加強各國互通有無也是利國利民之事,也不能一竿子打死吧?”林川旁敲側擊起來。
“方大人,怎麼?鄭公找你來求情的嗎?其實我也看出來了,鄭公心在遠方,也舍不得跟隨他多年的那些船工與兵卒。其實本王已想好了如何安置他們,可能會少賺一些,但顧及他們溫飽還是沒問題的。”朱高熾多聰明的人,林川一開口就知道他的目的了,也是耐心安慰道。
“並非鄭公找我來做掮客,而是我想讚助大哥下西洋,這些費用,我可以讓方倉來承擔。”林川終於說出了本意。
本來林川約太子釣魚,朱高熾還是挺高興的,他們第一次相識就是在順天府邊的野湖,算是相濡以沫的釣友。可林川這麼一開口,朱高熾原本笑嘻嘻的胖臉,一下子就冰冷了下來。
“你到底想乾什麼?”朱高熾直截了當地問道,語氣已經不那麼客氣了。
“我能有什麼壞心思?還不是想多走點貨出去。你也看到了,我們大明從去年就跟草原不對付,又是禁運又是封關,一年裡正常做買賣的時間還不到一半,長此以往下去,估計這買賣要黃。
我估摸著朝廷不是扛不動鄭公下西洋嗎?要不我來撐這個場子,麵子都給朝廷,我隻要隨船多帶點貨出去,換些錢財回來,這不一舉兩得嗎?”林川剛說完,朱高熾突然翻臉了。
“你是想做永樂的沈萬三嗎?”朱高熾怒斥道。
“太子爺,你這麼激動乾嘛?我這不也是為國分憂嗎?”換成彆人,這時候都嚇得跪地磕頭了,林川卻還能平靜回話,大概因為懷揣免死金牌,就真不怕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