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章 關外眼線(1 / 2)

一把大狙闖大明 狂笑 2515 字 2個月前

永樂十二年,三月十六日,土家堡開了一場彆開生麵的薯條品鑒會,林川鐵衛的輜重官將老大留下的8000千斤土豆,足足拿出了4000斤,簡單處理一下,做出了海量的薯條,撒上了一點食鹽就算完工了。

按照林川的吩咐,輜重馬車拖行著數之不儘的薯條,在土家堡街道上來回穿行,分發給一切想嘗嘗的市民食用。這種外表酥脆,內核軟糯的食物頗受老人與孩童喜歡,紛紛從家裡拿來了鍋碗瓢盆,想多裝一些回去。

林川沒有什麼彆的要求,隻是要讓所有人知道,這種食物叫土豆,好吃,扛餓易儲存就行。這一夜,土家堡內跟過狂歡節一樣,到處都是手舉薯條載歌載舞的老百姓。他們從前隻覺得土家堡經商環境好,削尖了腦袋想在此紮根,以至於土家堡的地價水漲船高,各種生活物品也隨之漲價,生活並非所有人都幸福美滿,不管在哪,什麼朝代,都有窮人。

林川也正式啟動了土家堡的扶貧計劃,免費出租農田給他們,就用來種植分發大家品嘗過的土豆。一畝地一年上交2000斤,並且承諾,如果按照林川衛教授的方法,一年不能收獲4000斤,林川衛可以不要租子。

僅僅是3月17日一天,土家堡周邊足足三千畝田地被哄搶一空,按照一戶兩畝地的標準全給發包了出去。其實在林川接手土家堡後,便將農田一直在對外發包,收的租子也不過一半,堪稱邊塞屯田業界良心,但一直承包效果並不理想。

主要原因是邊塞的農田真的是會種死人的,土地並不肥沃,一年隻能種一季糧食,時不時草原上傳來些蟲害,或是因為缺水旱上月餘,一年就等於白忙活了。但凡不是走投無路,誰也不願意在邊塞這種貧瘠之地當農民。

再者說來,土家堡並不缺活計,林川衛經常分包修建工事,加固城池,甚至翻新建築的工作,大家隻要勤快一點,倒不至於沒有飯吃的地步。

不過種土豆就不一樣了,前些天他們就有人看見了朝廷的大官,烏泱烏泱的拖走了好多的土豆,那看看車軲轆印就有幾萬斤。而這些都還是在寒冬臘月裡,僅僅十畝地種出來的結果。

哪怕林川不公布土豆的消息,好事者已經在不停找熟人打聽,詢問能不能搞點種子過來,大家一起種著試試。誰承想,轉頭林川直接分包田地,免費教授種植技術,還隻收固定的2000斤。

要知道按照林川的結果,兩畝地一年能產接近8000斤,才上交三成不到,這哪裡是交租,簡直就是翻身農奴把歌唱了。

一些去晚了的居民,搶不到農田,自願去開墾荒地,也要趕上這波發家致富的機遇,林川衛表示也能接受,可以免費提供種苗。

就在京師的王公大臣們,為那從邊塞運抵回來的土豆山,目瞪口呆的時候,土家堡的周邊漫山遍野已是廢寢忘食勞作的農夫了。

林川也不知道這將帶給大明未來何等的變化,但不管曆史如何更迭,能讓老百姓吃上一口飽飯,總是沒有錯的吧?

而將生產工作都交出去以後,林川也開始了折騰新生的林川鐵衛了。因為一場北征。林川衛出現了減員,兵部曾前來詢問,是否需要補齊?按照皇上的口諭,林川可以從兵部抽調包括老兵在內的一切兵源。

但林川都給回絕了,因為他有更好篩選的機製,那就是方倉。林川通過方倉的勞工群體中尋找可造之材,再送往土家堡參加考試,過關者留下,沒過關的可以回去繼續當班。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